2023年,開平市司法局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系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圍繞省委“1310”具體部署推動法治廣東建設,認真貫徹落實江門市委“1+6+3”工作安排以及開平市委“六大行動”,為我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F將2023年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情況報告如下:
一、主要舉措和成效
?。ㄒ唬┏浞职l揮黨委領導作用,不斷推進法治政府建設
1.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利用局黨組第一議題、“三會一課”和黨員學習會等形式,采取個人自學和集中學習相結合的方式組織全體干部職工研讀黨的二十大報告、黨章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專題摘編》等內容,發揚“擠”和“鉆”的精神,全面學習、全面把握、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
2.推動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走深走實。局主要領導認真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持續引領法治建設,帶頭貫徹落實中央關于法治建設的重大部署、省委“1310”具體部署以及江門市委“1+6+3”工作安排,貫徹落實《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廣東省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科學謀劃和制定我市法治建設年度工作要點,推動開平法治建設“一規劃兩綱要”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3.加強全面依法治市的制度建設。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關于法治建設重大部署,梳理《開平市2023年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要點》,進一步明確各單位法治建設工作任務。制定《開平市全面依法治市重點工作提醒、警示清單和督辦工作制度(試行)》,壓緊壓實法治建設工作責任,統籌推動我市法治建設工作形成層層傳導、環環相扣的工作格局。
(二)健全依法行政制度體系,提升政府治理工作效能
1.加強行政規范性文件管理。制定并組織實施2023年政府規范性文件制定計劃。推動我市各鎮(街)和市直部門共40個單位全部建立行政規范性文件內部管理制度。持續加強對市政府及部門規范性文件發布前的合法性審查,全年共審查政府規范性文件10件,部門規范性文件3件。對現行有效的市政府規范性文件進行動態清理,全年修訂3件,廢止5件,保留7件。
2.推進重大行政決策法治化。編制并向社會公開年度重大行政決策事項目錄及聽證目錄。完善重大行政決策合法性審查機制,制定《關于落實上報市政府重要事項請示件事先法律論證工作的意見》,壓實決策承辦單位事先法律論證責任。
3.全面推行政府法律顧問制度。制定《關于進一步加強黨政機關法律顧問工作的意見》,完善法律顧問選聘備案、執業監管、履職程序等工作機制,推動法律顧問參與政府重要事項合法性審查。2023年以來,市政府法律顧問室出具法律意見131件,涉及標的額9.76億元。
4.強化行政執法協調監督力度。嚴格落實執法人員資格管理制度,舉辦2023年度行政執法綜合法律知識線上培訓及考試,共299人通過考試并申領執法證。截至2023年12月,全市30個市直執法部門共有812人持有執法證,15個鎮(街)共有612人持有執法證,為行政執法活動提供人員保障。加強行政執法信息化建設,發布全市一體化行政執法平臺應用情況專報通報5期。印發《開平市行政執法案卷評查工作方案》,推進“檢察院+司法局”聯合案卷評查工作模式,對4個鎮(街)及6個市直執法部門共計102宗案件完成評查。開展行政執法不規范專項整治、道路交通安全和運輸執法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等行動,深入推進包容審慎監管。舉辦我市首屆鎮(街)綜合行政執法隊伍“大比武”活動,全力鍛造基層綜合行政執法鐵軍。
?。ㄈ┘訌娚鐣芗m紛化解,不斷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1.高質量推進社區矯正及安置幫教工作。建立江門地區首個以線上募捐渠道為主的“社區矯正和安置幫教公益幫扶項目”,所籌善款已對我市18名困難特殊人員提供幫扶。我市新建成的“3+19+N”多功能數字化社區矯正中心已投入運行,社區矯正遠程會見服務點共為218名服刑人員家屬免費提供172場次遠程幫教會見服務。今年以來,我市社區矯正工作未出現脫管、漏管情況,做到“四個不發生”。
2.穩步提升訴源治理能力水平。常態化開展府院聯動和部門溝通工作,推動行政爭議難題高效解決。今年以來,開平市人民政府行政復議辦公室共審結行政復議案件96宗,其中未轉化為行政訴訟、實現實質性化解爭議的案件93宗。在行政應訴方面,開平市各級行政機關共收到行政訴訟案件112件,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為100%。
3.持續筑牢基層治理法治基礎。對標司法所規范化建設三年行動要求,分期分批完成司法所軟硬件升級改造。大力弘揚新時代“楓橋經驗”,推動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發揮“1+6+N”基層社會治理效能。今年以來,全市各類調解組織開展矛盾糾紛排查4270次,化解矛盾糾紛1151件。
?。ㄋ模﹫猿止卜煞绽砟睿瑵M足人民群眾法律需求
1.推動大普法工作品牌化。以“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和群眾性法治文化活動為抓手,利用群眾喜聞樂見的“集市”活動形式,創新“一站式打卡”全民普法教育模式?!吧n江法治文化廣場”“碉樓下的普法微課堂”獲評江門市法治文化“十佳”特色品牌。以部門共建、數字賦能為切入點,累計培養“法律明白人”1318名,助力“百千萬工程”。
2.推動公共法律服務不斷完善。充分利用全國少有的僑務資源,成立我市首支涉僑調解志愿服務隊,設立涉僑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聯絡點,推動“司+僑”法律服務集成化,累計提供涉僑(外)法律服務共計6066人次。突出特殊群體法律援助服務,通過分類開設“綠色通道”,運用“法援+N”、上門辦、容缺受理等模式,幫助困難群體解決難題。今年以來,解答群眾來電來訪2144人次,辦理法律援助案件264宗,成功為農民工按時足額追回勞動報酬近43余萬元,辦結“12348”服務工單5宗。創設“碉樓下的高質量發展法治講堂”,加強新時代法律服務人才培養,積蓄律師隊伍發展后勁。
二、存在問題
一是對我市法治政府建設督導和對鎮(街)綜合行政執法的統籌力度不足。二是社區矯正各部門銜接機制有待完善,相關政法單位還未建立起信息交換平臺,未能實現矯正工作動態的數據共享。三是行政復議法宣傳廣度及深度仍需加強,群眾對行政復議相關法律及程序知曉率不高,行政機關執法過程中缺乏證據意識和正當程序意識,依法行政能力有待提高。四是基層司法所規范化建設存在差距,法律專業人才力量薄弱的問題依然存在,協助鎮(街)推動法治政府建設的制度體系有待完善。五是社會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效能釋放不足,行業性、專業性調解組織作用發揮不到位,人民調解員業務素質有待提高。六是普法工作創新力度不足,普法活動形式較為單一,普法內容仍需繼續完善。七是公共法律服務保障地方經濟發展能力不足的問題仍然突出,統籌法治力量進園區、進企業開展法治體檢的工作成效不夠明顯,法律援助制度建設仍需加強。八是公證隊伍建設需進一步加強,公證人員政治理論學習和業務能力水平仍需提升。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是始終堅持“首題必政治”學習制度,堅持利用黨組會議、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及“三會一課”等形式,持續深化對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學用貫通。
二是全面落實《開平市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2-2025年)》,扎實推進依法行政工作,以法治保障護航我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三是貫徹落實加強市縣法治建設的工作要求,切實發揮法治宣傳教育、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公共法律服務等工作在推動法治政府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相關圖片: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