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推進我市社區矯正工作高質量發展,精準破解特殊人群監管工作難題,11月13日,市政協在開平市司法局召開2025年關于深入推進與完善我市社區矯正工作的提案(145092提案)協商會議。會議圍繞全面提升社區矯正工作質效展開研討,通過高位推動、多方聯動、精準施策,協同發力推動建設更高水平的法治開平、平安開平。開平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梁毅渝,市政協副主席黃婉慈出席會議。
會前,為增強協商針對性與實效性,與會人員組成視察組,先后赴開平市司法局長沙司法所和開平市社區矯正管理局開展實地調研。在基層司法所,視察組詳細了解社區矯正對象報到登記、教育學習、公益勞動等日常管理環節的運作情況,與一線工作人員深入交流,掌握基層社區矯正工作的實際流程、人員配置與工作難點。在開平市社區矯正管理局,視察組現場觀摩了廣東省社區矯正一體化平臺的操作演示,直觀感受信息化動態監管、遠程督察、電子定位監管等“智慧矯正”系統在精準掌握矯正對象動態、提升監管效率、降低脫管漏管風險等方面的顯著成效,對我市社區矯正信息化建設的創新實踐和探索成果給予了充分肯定。

會上,市司法局黨組書記、局長林上金首先匯報了2025年以來我市社區矯正工作的整體推進情況,重點介紹了我市社區矯正中心在落實矯正對象接收銜接、教育幫扶、考核獎懲等方面的創新舉措,并詳細說明了政協相關提案的辦理進展、責任分工、推進步驟、階段成效及后續計劃。市人民檢察院、市公安局、市民政局等會辦單位結合自身職能,分別匯報了社區矯正工作開展情況、提案辦理落實情況,深入剖析了當前存在的堵點與難點,并就下一階段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

在交流研討環節,與會單位人員結合會前實地視察情況,圍繞當前我市社區矯正工作面臨的突出問題進行深入溝通和協商。大家一致認為,當前工作存在跨部門協同機制不夠順暢、基層工作力量薄弱、“智慧矯正”系統應用深度不足、特殊矯正對象幫扶精準度有待提升等現實難點。針對這些問題,與會人員紛紛建言獻策,提出了健全常態化協同會商機制、加強基層隊伍專業化建設、深化信息化系統數據共享應用、構建多元幫扶體系等一系列具體建議。
會議強調,要以“機制協同”破解堵點,提升工作效能。各部門需加強常態化溝通,明確協作需求,推動數據與信息的實時互通共享,打通部門聯動的“中梗阻”。要以“要素保障”補短板,穩定工作隊伍。進一步充實專業力量、加強業務培訓、落實待遇保障,建設專業化、職業化、穩定型的社區矯正工作隊伍。要以“社會共治”聚合力,拓寬參與渠道,搭建多元平臺,完善志愿者激勵機制,深化企業合作,加強正面引導,消除公眾誤解,營造社會包容氛圍。要將“溫度、力度、精度、深度”貫穿于社區矯正工作全過程,通過心理關懷、技能培訓、就業幫扶等全鏈條舉措,用心用情幫助社區矯正對象更好融入社會,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筑牢防線。
梁毅渝書記在總結講話中強調,社區矯正工作是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防線,各相關單位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做好新時代社區矯正工作的重要意義。要以此次協商會議為契機,認真梳理和吸納會議提出的意見建議,切實把協商成果轉化為工作實效。要進一步強化協同配合,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司法行政牽頭、部門協同、社會參與”的工作格局;要持續深化“智慧矯正”建設,推動技術應用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要聚焦重點難點問題,精準發力破解瓶頸,不斷提升我市社區矯正工作規范化、精細化、智能化水平,為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開平、法治開平貢獻更大力量。

相關圖片: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