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江門市調解協會開平市工作小組成立會議在開平市司法局召開。會議選舉產生了工作小組領導機構,開平市公證處當選為組長單位,廣東維盛律師事務所當選為副組長單位。開平市司法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黎超華,相關業務股室人員及江門市調解協會(開平市)全體會員出席會議,共同見證開平市調解工作邁入新階段。


組織成立明方向,凝心聚力謀新篇
作為江門市調解協會在基層的延伸,開平市調解小組聚焦“管理、整合、協同”三大核心任務:一是負責開平轄區內調解協會會員的日常管理與服務;二是統籌整合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及行業性專業性調解等多方資源,凝聚調解合力;三是主動配合司法行政系統開展糾紛排查預警、重大疑難糾紛攻堅化解等工作。開平市公證處作為組長單位在表態發言中表示,將切實履行牽頭職責,堅持黨建引領,持續強化隊伍建設,積極吸納金牌調解員、行業領域專家等優秀人才充實力量;同時通過創新工作方式方法,進一步提升調解工作規范化、專業化水平,為開平市調解事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開平市司法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黎超華對工作小組寄予厚望,并提出三點要求:一是堅持黨建引領,將黨的領導貫穿調解工作全過程各環節,確保發展方向正確;二是強化隊伍建設,完善分級分類培訓機制,著力培養專業化調解骨干力量;三是創新工作模式,推動人民調解與行政調解、司法調解有機銜接融合,打造具有開平特色的調解品牌,切實提升群眾對人民調解工作的滿意度和信任度。

織密調解網絡體系,夯實基層解紛根基
開平市司法局將人民調解工作作為基層社會治理的基礎性工程,從組織、隊伍、能力三方面協同發力,筑牢矛盾糾紛化解“第一道防線”。一是不斷織密調解網絡,形成以司法局為統籌,鎮(街)調解委員會為主導,村(社區)調解委員會為基礎,企業和行業調解委員會為補充的調解網絡體系,涵蓋民生、企業、行業等矛盾易發多發領域,實現人民調解服務全域覆蓋。二是加強調解隊伍建設,健全獎懲管理機制,建立司法協理員隊伍,推動調解隊伍規范化。結合僑鄉特色,組建涉僑調解志愿隊伍和銀齡志愿服務隊,打造“專職+志愿”隊伍格局,凝聚多元解紛合力。三是夯實基層基礎能力,創新推出基層司法行政業務“導師制”、司法所結對共建機制,發揮“導師團”傳幫帶作用。通過常態化開展分層分類培訓、跟班學習、案例研討等方式,全面提升調解員隊伍的專業素養和實戰能力。
深化多元化解機制,構建協同共治格局
開平市司法局積極推動人民調解深度融入基層社會治理工作,通過搭平臺、強協同、樹品牌,探索形成“源頭預防、多元共治、法治惠民”的基層治理新路徑。一是精準搭建平臺。主動融入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推行“綜治統籌+多元化解+司法確認”一站式服務。依托開平市公共法律中心,設立開平市“‘一站式’非訴訟糾紛化解中心”,為群眾提供“一條龍服務”。二是深化協同聯動。持續完善“人民調解+N”融合機制,推動政法各單位簽訂共建協議,加強與信訪、人社等相關部門以及鎮街派出所、平安法治辦的溝通協作,構建“橫向聯動、縱向貫通”的多元解紛網絡,推動糾紛實質性化解。三是打造特色品牌。培育“禾美+”調解品牌,推動法治元素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創新“黨建+法治”賦能模式,將黨的領導貫穿基層治理全過程;深化“人民調解+線上司法確認”,探索“調解+AI”數字化應用,推動調解工作從“經驗驅動”向“智慧賦能”轉型升級。創新打造“碉樓四式”調解經驗獲司法部《人民調解》雜志推廣,為基層社會治理提供可復制的開平經驗。
今年以來,全市各級調解組織累計開展矛盾糾紛排查3303次,成功調處矛盾糾紛1456件,調解成功率100%,完成線上司法確認285宗,切實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消弭在萌芽。下一步,開平市司法局將充分發揮江門市調解協會開平市工作小組的橋梁紐帶作用,主動擔當作為,以更優質的服務和更務實的舉措推動調解觸角向社會治理“神經末梢”全面延伸,持續賦能基層治理提質增效,為平安開平、法治開平建設提供堅實保障。
相關圖片: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