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開平市司法局通過高效聯動、日夜攻堅、靠前服務,充分運用“人民調解+司法確認”調解模式,就地成功高效調處一起涉及近200名超齡務工人員的群體性勞資糾紛,以司法為民切實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為社會和諧穩定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案件背景】
2024年,開平市某服飾公司受國際貿易政策調整沖擊與自身經營策略失誤疊加影響,債務“雪球”越滾越大,最終資金鏈徹底斷裂。自2024年12 月起,企業開始拖欠員工工資,且欠薪時長不斷累積,引發員工強烈不滿。2025年4月底,上百名員工情緒激動,聚集在企業門口,要求該企業立即支付被拖欠的工資,現場氣氛一度緊張。
開平市司法局接獲消息后,迅速啟動“多方聯動、快速響應”應急機制,指派三埠司法所配合屬地街道辦以及人社部門、公安部門火速趕赴現場,第一時間通過勞動監察介入、法律政策宣講、矛盾糾紛調處及情緒安撫等措施,及時穩定事態,多方協同、多措并舉推動該起糾紛有效化解。
【調解過程】
專班協同打好“攻堅戰”。面對該起涉及人數多、涉案金額大的勞資糾紛“硬骨頭”,開平市司法局第一時間吹響應急調解“沖鋒號”,充分發揮“全國模范人民調解員”譚銀貞的示范引領作用,并從三埠、月山、赤坎、沙塘等鎮(街)司法所抽調調解經驗豐富的骨干力量,迅速組建聯合調處專班,并劃分“法律核查組”“材料準備組”“現場維穩組”三支專案工作小組,以“兵團作戰”的模式高效推進調解工作。其中,“法律核查組”與人社部門、企業財務人員并肩作戰,連續鏖戰 22 小時,逐一核對工人的工時記錄、工資金額等信息,確保數據準確無誤。“現場維穩組” 聯合公安部門、屬地街道辦工作人員駐守一線,通過法律宣講、情緒疏導等方式維持現場秩序,防止矛盾激化?!安牧蠝蕚浣M”則挑燈夜戰,加班加點整理工人身份資料,同步完成《人民調解協議書》《司法確認申請書》等文書制作,為后續調解工作有序開展奠定堅實基礎。
多方共議謀劃“最優解”。面對復雜棘手的欠薪困局,開平市司法局聯合市人民法院、市人社局、屬地街道辦對案件進行聯合研判分析,仔細厘清涉事企業的經營狀況、資產情況及償債能力等情況。企業負責人表示,受投資失利和國際市場波動影響,企業經營陷入困境,不僅拖欠員工薪資,還深陷多重債務泥潭。盡管處境艱難,該企業仍表達了強烈的還款意愿,希望通過政府支持和司法程序引導,啟動破產重組程序。針對企業訴求,聯合調處專班立足案件實際,充分平衡企業與勞動者權益,向雙方闡釋相關法律法規及典型案例,明確職工工資在破產清算程序中享有優先受償權,清償順序優先于原材料貨款、廠房租金等其他債務。同時,建議企業協調關聯企業先行墊付部分工資以緩解工人燃眉之急,剩余欠薪通過司法程序拍賣企業設備、庫存等資產予以清償,最大限度縮短工資支付周期。
分類施策織密“維權網”。針對欠薪群體中超齡務工人員的特殊情況,開平市司法局精準施策,以“調解優先、仲裁銜接、法援兜底”的協同機制織密維權網絡。對已簽訂勞動合同、勞動關系明晰的員工,引導其通過人社部門勞動仲裁程序依法維權;對有調解意愿的超齡務工人員,開通“快調綠色通道”,協調開平市人民法院速裁庭提前介入,運用“人民調解+司法確認”模式,就地高效為超齡務工人員固定債權,大幅壓縮維權周期;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且調解未果的工人,安排專業律師提供“一對一”法律服務,協助其申請法律援助,并通過民事訴訟途徑理性維權,切實減輕工人的時間成本與訴訟負擔。
【調解結果】
在此次糾紛化解過程中,開平市司法局聯合多部門組建的“護薪專班”,一是依托“訴調對接”聯動機制,以“集中受理、批量審查”的高效模式,為近200名超齡務工工人完成了現場調解及司法確認。二是調解現場創新采用“四組并行”工作模式精準核對人員欠薪信息,速裁法官即時完成司法確認。三是法律援助與人社部門全程駐場答疑,各環節高效運轉、環環相扣。最終以多元聯調“加速度”完成150萬余元欠薪糾紛的調解及司法確認程序,實現了為勞動者安“薪”、為企業解憂、守護一方平安的效果。
【案例點評】
開平市司法局成功化解該起群體性勞資糾紛,充分彰顯了人民調解模式在處理復雜矛盾糾紛中的高效便捷優勢,體現了司法行政部門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責任擔當。此次實踐為同類糾紛化解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讓司法為民的溫度在“薪”事化解中傳遞,進一步夯實了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的基石,為開平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法治環境。
相關圖片: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