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十件民生實事中關于“提升消費者權益保護效能”的工作任務,進一步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開平市市場監管局采取多項措施加強合同格式條款監管,著力營造放心消費環境,提振消費信心,促進消費增長。今年以來,該局共出動執法人員178人次,檢查經營單位86家,檢查經營合同115份,立案查處利用格式條款侵害消費者權益違法案件3宗。
一、加強業務學習。通過以案代訓、個人自學、討論交流等形式加強合同監管業務培訓,認真學習《合同行政監督管理辦法》,認真研究上級局下發的典型不公平格式條款案例和專家點評意見,共同研討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切實提高合同格式條款監管效能。
二、加強行政指導。對轄區內主要消費行業企業進行走訪,鼓勵推廣經營者使用《醫療美容消費服務合同(示范文本)》《廣東省體育健身行業會員服務合同示范文本》等格式合同文本,督促經營者對格式條款、通知、聲明、店堂告示、服務協議、宣傳手冊等內容開展自查自糾,變被動的事后治理為主動的事前預防。
三、加強宣傳引導。結合市場監管、年報工作、雙隨機檢查向廣大經營者和消費者大力宣傳《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對各行業典型不公平格式條款案件進行曝光,引導經營者自覺規范合同經營行為,鼓勵消費者舉報合同違法行為,積極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四、加強合同監管。充分發揮12315投訴舉報平臺的作用,做好案件線索的收集及舉報、投訴的處理工作。堅持檢查與服務并重、教育與處罰相結合,將新業態、新模式納入監管范圍,重點整治健身美容、母嬰護理、餐飲和物業服務等行業中典型的不公平格式條款違法違規行為,維護市場正常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