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甄女士反映她到我市某珠寶商店用價值5900元的金器更換一條金手鏈,并補差價170元,后來發現更換的金手鏈克數只有3克左右,實際價值不足2000元。次日甄女士返回該珠寶店要求更換同等價值的金手鏈,但該珠寶店表示只能以件換件,且不能選擇有克數的飾品。
近期,開平市市場監管局陸續接到近20宗關于黃金飾品“以舊換新”或“一口價”的消費投訴,反映在黃金首飾店購買黃金首飾時陷入消費陷阱,事后追悔莫及。在此,開平市消委會提醒廣大消費者:
一、要選擇經營規范誠信的商家。請消費者選擇到證照齊全,經營規范且誠信口碑較好的商家進行消費。
二、要掌握黃金飾品基本常識。購買時要看標簽印記、硬度、外觀顏色。目前,商家柜臺上的黃金首飾有足金、硬金(足金)、18K金、22K等幾種類別,由于這些類別金飾顏色相近,消費者難以區分。實際上,這幾種黃金飾品,黃金含量是不一樣的,計價方式是不同的,要謹防商家誤導消費者把足金首飾換成18K金或22K金。黃金首飾中除足金按克賣外,硬金、18K金、22K金都是按件銷售的,由于顏色與足金首飾一樣,消費者容易誤認為足金首飾。硬金首飾是近年來出現的一種新工藝,其與傳統的足金首飾(過去稱24K或千足金)相比,不容易變形,相同體積下,重量要輕近一半。
三、要充分行使消費者的知情權。消費者選購黃金首飾,了解黃金首飾的材質、重量信息,是知情權的體現。商家有義務告知消費者商品質量的所有信息。消費者以舊換新時,務必問清含金量和重量,若商家以首飾按件銷售或“一口價”為理由拒絕告知,請消費者謹慎購買。對于商家打出的“黃金免費換新”要保持警惕,充分考量之后再選擇換購。
四、要索取并當場核查發票與證書。購買時索要正規發票、收據及相關證書。發票上標注的內容應與黃金首飾標簽上標注的信息一致。無論是按件計價還是按克計算,都要求商家在交易單,尤其是標簽上注明金器的價格、重量、約定事項等信息,以便發生消費糾紛時有合法的依據、憑證。
五、要明確約定事項并現場核驗。對于商家口頭承諾的終身免費換新、純度、重量等保證事項,都應該書面標明,避免事后無法查證。消費者在購買黃金飾品時,應當場復秤,核對清楚重量后再購買。若有商家在交易結束后,要求消費者在購貨票據上簽字,請謹慎對待。
六、消費者要保管好各類發票和證書,發生糾紛時及時選擇自行協商、提起投訴、申請仲裁或起訴等渠道予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