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目錄的進一步壓減和審批程序的進一步簡化,我市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不含食品相關產品)獲證企業數量從2016年的58家減少至目前的11家,獲證企業數量的減少并不意味著監管責任的減輕,反而對強化事中事后監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切實履行職責,開平市市場監管局通過三舉措落實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改革事中事后監管。
一、加強溝通銜接,落實企業主體責任。一是強化溝通銜接。一方面加強與企業的宣傳溝通,特別是對取消生產許可管理、即將轉為強制性認證的產品的生產企業,及時告知有關政策的變化,鼓勵企業提前謀劃,盡量減少制度改革對企業生產帶來的影響。另一方面加強與上級部門、內部股所之間的溝通協調,及時做好監管方式轉變的銜接工作,確保監管不缺位。二是組織開展自查自糾。組織仍保留生產許可管理的企業對照生產許可證實施細則的要求開展自查自糾工作,我市全部危險化學品和危險化學品包裝物及容器產品生產許可獲證企業共提交自查報告10份,有效推動企業落實主體責任。三是督促生產企業建立進出貨查驗等保障質量安全的管理制度。按省局要求逐步做好獲證生產企業及其產品信息庫、企業產品經銷商、經營性用戶網絡的摸查建庫工作,為建立質量追溯體系打好基礎。
二、加強監督檢查,優化產品監管模式。一是對獲證企業開展全覆蓋、多頻次的行政性檢查。重點檢查企業是否持續保持獲證時的生產條件,并結合季度安全生產大檢查、推動落后產能退出等工作加強對我市仍保留生產許可管理的危險化學品和危險化學品包裝物、容器產品及水泥產品的證后監督檢查,據統計,今年以來對各獲證企業均開展不少于2次的現場檢查。二是進一步優化對獲證企業監管。綜合運用“雙隨機”監督檢查、邀請專家開展技術性審查等形式不斷優化對獲證企業監管,通過督促企業落實發現問題整改、提交整改報告、“回頭看”檢查等方式壓實檢查成效。三是加強對取消生產許可監管的企業的現場檢查。比如對今年取消生產許可的特種勞動防護用品等生產企業加強現場檢查和質量知識宣傳,要求企業在取消生產許可管理后要加強質量管理不放松。四是持續加強證后監督檢查。對轉為強制性認證管理產品繼續加強監管,比如對剎車片等產品生產企業,在正式實施強制性產品認證管理前,仍實施生產許可證管理,繼續按要求做好證后監督檢查,今年9月以來共檢查該類企業3家次。
三、綜合整治提升,全面落實質量治理。一是加強產品質量抽查。把實施工業產品生產許可管理、取消生產許可證管理的產品和試行簡化審批程序的產品納入《2019年開平市重點產品質量監管目錄》,并結合我市產品監管的需要把危險化學品、摩擦材料等仍實施生產許可管理及人造板等已取消生產許可管理但產業相對集聚的產品納入執法聯動監督抽查計劃,通過檢測全面摸清質量狀況,加強產品質量監管。二是加強對取消生產許可的產品質量整治提升。我市商用燃氣灶具、人造板產業比較集聚,在取消生產許可后更要加強質量監管、質量提升。一方面開展燃氣灶具產品質量專項整治,制定并印發了《開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2019年燃氣灶具產品質量專項整治工作方案》,從嚴加強燃氣灶具產品質量管理。另一方面制定并印發了《開平市人造板產品質量提升工作方案》,通過綜合運用質量、計量、標準、認證認可、檢驗檢測、知識產權保護、品牌推廣等措施,深入開展人造板產品質量提升,全面提高我市人造板產業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