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平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   
    • 關注我們:
      • 搜索
    今天是2019年4月11日 星期四歡迎進入開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開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 信息發布 > 公告公示
    江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江門市人才工作局關于印發《江門市高層次人才目錄》的通知
    發布日期:2025-06-03 10:53
    來源:江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政府網站
    打印
    【字體: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有關單位:

    為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深入實施“人才倍增”工程,推動建立以創新能力、質量、實效、貢獻為導向的人才評價體系,根據《江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江門市人才工作局關于印發〈江門市高層次人才認定評定辦法〉的通知》(江人社發〔2025〕37號),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人才工作局制定了《江門市高層次人才目錄》,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執行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反映。

    江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江門市人才工作局

    2025年5月30日


    江門市高層次人才目錄

    一、頂尖人才

    (一)國際知名專業成就、科學技術獎項獲得者,包括諾貝爾獎、拉斯克獎、科普利獎章、圖靈獎、克拉福德獎、京都獎、邵逸夫獎、菲爾茲獎、普利策獎、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世界科學獎、沃爾夫獎、阿貝爾獎、美國國家科學獎章、法國全國科研中心科研獎章(金質、銀質獎章)、日本國際獎等。

    (二)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獲得者。

    (三)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的特等獎、一等獎第一完成人。

    (四)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香港科學院院士。

    (五)美國、日本、德國、法國、英國、意大利、加拿大、瑞典、丹麥、挪威、芬蘭、比利時、瑞士、奧地利、荷蘭、澳大利亞、新西蘭、俄羅斯、新加坡、西班牙、以色列等國家最高學術權威機構會員(一般為member或fellow,統一翻譯為“院士”)。

    (六)國家戰略科學家、國家卓越工程師。

    二、杰出人才

    (一)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榮譽學部委員。

    (二)國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選者。

    (三)全球自然指數(Nature Index)最新排名前100位的高校與科研院所的校長(院長、所長)、副校長(副院長、副所長)。

    (四)近5年(見說明1,下同)入圍世界500強企業(以美國《財富》雜志發布的排行榜為準,下同)的總部首席執行官、首席運營官或首席技術官。

    (五)廣東省重大人才工程的頂尖人才、杰出人才。

    (六)中國政府“友誼獎”榮譽稱號獲得者。

    (七)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一等獎完成人(第一完成人除外)。

    (八)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科學與技術創新獎”獲得者。

    (九)“國醫大師”“吳階平醫學獎”“白求恩獎章”榮譽稱號獲得者。

    (十)“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講座教授。

    (十一)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

    (十二)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入選者。

    (十三)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十四)全國杰出專業技術人才。

    (十五)廣東省科學技術獎突出貢獻獎獲得者。

    (十六)近5年,具有國家實驗室主任、學術委員會主任崗位經歷的人才。

    三、一級人才

    (一)科技創新領域

    1.獲得以下獎項之一者:

    (1)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完成人;

    (2)中國青年科技獎;

    (3)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不含提名獎);

    (4)中國青年科學家獎(不含提名獎);

    (5)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6)廣東省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特等獎、一等獎完成人;

    (7)“百名南粵杰出人才培養工程(南粵百杰)”入選者。

    2.近5年,具有以下崗位經歷之一者:

    (1)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總體組技術總工程師、技術副總工程師,

    重大專項項目技術負責人;

    (2)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項目組組長、副組長;

    (3)國家科技支撐(攻關)計劃項目負責人;

    (4)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

    (5)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基金”資助的項目主持人;

    (6)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科學基金”資助者(須為學術帶頭人);

    (7)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能源研發(實驗)中心、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主任;

    (8)在粵國家實驗室及基地任命或認定的重大科研任務(項目)負責人、總工程師、領銜科學家或相當于該級別的高層次人才,在粵國家級創新平臺、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及省實驗室的首席科學家、首席工程師或相當于該級別的高層次人才。

    3.廣東省重大人才工程創新科研團隊的帶頭人。

    4.獲評為廣東省優秀社會科學家人才。

    (二)教育領域

    1.“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學者。

    2.獲得以下獎項之一者:

    (1)長江學者成就獎;

    (2)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特等獎前三名完成人。

    3.業內公認全球排名【以獲聘終身教授當年度的英國高等教育研究機構QS(Quacquarelli Symonds)、英國《泰晤士報》(The Times)、《美國新聞和世界報道》(U.S. News &World Report)、上海軟科(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ARWU)四家之一發布的世界大學排行榜為準】前100名的世界知名大學終身教授。

    (三)衛生領域

    1.“吳階平醫藥創新獎”獲得者;

    2.“全國名中醫”榮譽稱號獲得者;

    3.國家衛生健康委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中醫藥傳承與創新“百千萬”人才工程(岐黃工程)中醫藥首席科學家。

    4.近5年,具有國家藥典委員會主任委員,或中華醫學會及中華中醫藥學會各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崗位經歷。

    (四)文化體育藝術、新聞出版、傳統工藝、影視等領域

    1.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入選者。

    2.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3.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

    4.“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獲得者。

    5.影片累計票房150億以上的導演、第一編劇。

    6.獲得奧運會金銀銅牌或列入奧運會項目的世界性賽事(總決賽)、世錦賽金銀銅牌的運動員;直接培養出獲得奧運會金銀銅牌運動員或列入奧運會項目的世界性賽事(總決賽)、世錦賽金銀銅牌運動員的主教練。

    7.廣東文藝終身成就獎獲得者。

    8.廣東省新聞終身成就獎獲得者。

    (五)綜合領域

    1.廣東省重大人才工程省級平臺(除頂尖人才、杰出人才)的入選者。

    2.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3.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人員。

    4.在Nature,Science或Cell的主刊上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論文(Article)者,或以第二至第三作者發表2篇以上論文(Article)且具有教育部承認博士學位的人員。

    5.廣東省“友誼獎”獲得者。

    6.國務院僑辦“重點華僑華人創業團隊”牽頭人。

    7.中國專利金獎、銀獎的前兩位發明人,中國外觀設計金獎、銀獎的前兩位設計人;

    8.獲得南粵功勛獎、南粵突出貢獻獎和南粵創新獎的團隊帶頭人或個人。

    9.近5年,具有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標樣委員會委員或全國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崗位經歷。

    10.獲得世界技能大賽金牌、銀牌、銅牌,“中華技能大獎”,IF設計金獎,紅點之星和紅點至尊獎。

    11.近5年入圍中國500強企業(以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發布的榜單為準,下同)的主要經營管理人才(特指持有職業經理人證書的總經理);近5年入圍世界500強企業(以美國《財富》雜志發布的排行榜為準,下同)的總部技術研發和管理團隊核心成員(每個單位限申報3人)。

    12.獨角獸企業(以胡潤研究院發布的榜單為準)創始人(每個單位限申報3人)。

    13.個人上一自然年度在江門的年度工資、薪金所得收入額超過江門市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見說明2,下同)12倍并在江門繳納個人所得稅,且其所在單位符合江門市產業發展方向(即江門市重點打造的八大戰略性產業集群、十五條產業鏈,如江門市對產業發展方向解釋有新規定的從其規定,下同)的企業高管、骨干人才(見說明3,下同)。

    14.獲得“全國專業社會工作領軍人才”榮譽稱號者。

    15.“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計劃”或中國科協“青年人才托舉工程”入選者。

    16.全國性博士后創新創業賽事銅獎及以上的獲得者(個人項目)或獲獎團隊主要負責人。

    17.入選國家級涉外律師領軍人才。

    四、二級人才

    (一)科技創新領域

    1.廣東省重大人才工程創新科研團隊的核心成員。

    2.獲得以下獎項之一者:

    (1)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劃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科技創業人才、重點領域創新團隊帶頭人;

    (2)廣東省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完成人;

    (3)廣東省科學技術獎科技合作獎、青年科技創新獎、科技成果推廣獎獲得者;

    (4)廣東杰出發明人獎獲得者;

    (5)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杰出青年項目獲得者。

    3.近5年,具有以下崗位經歷之一者:

    (1)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任務(或課題)負責人;

    (2)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課題負責人;

    (3)國家科技支撐(攻關)計劃課題負責人;

    (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重大研究計劃項目”“重點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組織間國際(地區)合作與交流項目”“聯合基金”資助的項目總負責人(不含子項目);

    (5)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除重大項目外)負責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優秀成果獎一等獎第一、第二作者;

    (6)“國家軟科學研究計劃”重大項目第一負責人;

    (7)國家實驗室副主任前2名,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前2名;

    (8)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前2名,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前2名;

    (9)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計劃項目中方項目第1負責人;

    (10)省部級(重點)實驗室主要負責人(含籌建1年以上的項目,每項僅可申報1人,如任職人員發生變化的,該項可重新申報);

    (11)在粵國家實驗室及基地認定的承擔重大科研任務(項目)的中青年核心骨干成員,在粵國家級創新平臺、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及省實驗室的學術帶頭人、平臺建設技術負責人等中青年科研人才。

    (二)教育領域

    1.“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珠江學者崗位計劃入選者。

    2.“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前兩名,二等獎第一完成人。

    3.近5年,“全國名校長”“全國模范教師”“全國優秀教師”“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全國先進教育工作者”“全國優秀班主任”“教育部領航名師”榮譽稱號獲得者。

    (三)衛生領域

    1.近5年,具有中華醫學會或中華中醫藥學會各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崗位經歷。

    2.國家級或省級臨床(中醫)重點專科(學科)帶頭人。

    3.中醫藥傳承與創新“百千萬”人才工程(岐黃工程)岐黃學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傳統醫藥類)。

    4.近5年,“廣東省名中醫”榮譽稱號獲得者。

    (四)文化體育藝術、新聞出版、傳統工藝、影視等領域

    1.入選中宣部宣傳思想文化青年英才。

    2.廣東省中青年德藝雙馨作家、藝術家。

    3.中國廣播影視大獎(電影華表獎、電視劇飛天獎、電視文藝星光獎)獲獎項目主創人員(導演、編劇、攝影)。

    4.中國文聯文藝獎項(包括中國戲劇獎、大眾電影百花獎、電影金雞獎、音樂金鐘獎、全國美術展覽獎、曲藝牡丹獎、雜技金菊獎、電視金鷹獎、舞蹈荷花獎、書法蘭亭獎、攝影金像獎、民間文藝山花獎)最高等級獎第一完成人。

    5.全國播音主持金話筒獎(廣播播音員主持人獎、電視播音員主持人獎)獲得者。

    6.近5年,全國鄉村文化和旅游帶頭人支持項目入選(資助)人員。

    7.獲得奧運會或列入奧運會項目的世界性賽事(總決賽)、世錦賽第4至5名次,或亞運會及亞錦賽金銀銅牌的運動員;直接培養出奧運會第4至5名次運動員,或列入奧運會項目的世界性賽事(總決賽)、世錦賽第4至5名次,或亞運會及亞錦賽金銀銅牌運動員的主教練員。

    (五)綜合領域

    1.省部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2.廣東重大人才工程市級平臺的入選者。

    3.廣東省“揚帆計劃”的“引進緊缺拔尖人才項目”和“培養高層次人才項目”的入選者。

    4.近5年,具有擔任全國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經歷者。

    5.獲得以下獎項之一者:

    (1)中國創新創業大賽一等獎、二等獎的團隊主要負責人;

    (2)省級博士博士后創新創業賽銅獎及以上的獲得者(個人項目)或獲獎團隊主要負責人;

    (3)中國專利金獎、銀獎發明人(前兩位除外),中國專利優秀獎第一位發明人;

    (4)中國外觀設計金獎、銀獎設計人(前兩位除外),中國外觀設計優秀獎第一位設計人;

    (5)廣東專利金獎、銀獎前兩位發明人或設計人;

    (6)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獲得者。

    (7)“中國質量獎”獲獎個人、獲獎組織的團隊主要負責人(每家組織限報1人)。

    6.在近5年入圍世界500強企業擔任高級管理職務的經營管理專家;近5年入圍中國500強企業的總部副董事長、副總裁、副總經理或總部直屬一級子公司(大洲級區域部門)主要負責人(每個單位限申報3人)。

    7.珠三角自主創新示范區9市、揭陽中德金屬生態城的外籍高層次人才和港澳臺高層次人才。

    8.取得正高級專業技術資格且從事相關工作領域者。

    9.符合以下條件之一且具有教育部承認博士學位的人員:

    (1)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或廣東省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基金(省自然科學基金)的項目資助入選者;

    (2)廣東省青年優秀科研人才國際培養計劃博士后項目入選者;

    (3)作為前3名發明人獲得從事崗位相關的發明專利授權(第一專利權人為本人或江門市企事業單位);

    (4)江門市博士和博士后科研平臺建站單位引進、培育的;

    (5)在江門就業創業滿5年及以上。

    10.“特級技師”“首席技師”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獲得者。

    11.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技術能手等榮譽稱號獲得者和享受省級以上政府特殊津貼的高技能人才,以及省政府認定的“高精尖缺”高技能人才。

    12.入選省級涉外律師領軍人才。

    13.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領銜人。

    14.獲評為廣東省專業社會工作領軍人才。

    15.近5年,全國百強社會工作服務機構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

    16.持有注冊會計師(CPA)、特許公認會計師(ACCA)、特許金融分析師(CFA)、美國注冊管理會計師(CMA)、金融風險管理師(FRM)、國際注冊內部審計師(CIA)、注冊國際投資分析師(CIIA)、香港會計師公會注冊會計師(HKICPA)、北美精算師、英國精算師、澳大利亞精算師、新西蘭精算師或中國精算師等資格證書之一,且在工作單位擔任中層及以上職務的人員。

    17.個人上一自然年度在江門的年度工資、薪金所得收入額超過江門市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7倍并在江門繳納個人所得稅,且其所在單位符合江門市產業發展方向的企業高管、骨干人才。

    五、三級人才

    (一)科技創新領域

    1.獲得以下獎項之一者:

    (1)入選“青年英才開發計劃”“創新人才推進計劃”“現代農業人才支撐計劃”,或廣東省專利獎優秀獎第一完成人(須為專利發明人或設計人)。

    (2)“無限創新”江門科學技術獎特等獎完成人、一等獎第一完成人。

    2.近5年,具有以下崗位經歷之一者:

    (1)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分課題前2位副組長;

    (2)國家科技支撐(攻關)計劃課題第二、三負責人;

    (3)“國家軟科學研究計劃”面上項目第一負責人;

    (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資助的項目第一負責人;

    (5)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計劃項目中方主要參加人員前3名。

    (二)教育領域

    1.近5年,獲得以下榮譽稱號之一者:

    (1)“南粵優秀教師”“南粵優秀教育工作者”榮譽稱號獲得者;

    (2)省級及以上“教育家”“名書記”“名校(園)長”“名教師(名匠)”“名班主任”“特級教師”榮譽稱號獲得者;

    (3)現聘省級名師【包括名書記、名校(園)長、名教師(名匠)、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

    (三)衛生領域

    1.近5年,獲得以下榮譽稱號之一者:

    (1)“廣東省醫學領軍人才”榮譽稱號獲得者;

    (2)“廣東省杰出青年醫學人才”榮譽稱號獲得者。

    (四)文化體育藝術、新聞出版、傳統工藝、影視等領域

    1.省級及以上工藝美術大師。

    2.省級及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3.廣東省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單項獎【電影、電視劇(片)、戲劇、廣播劇、歌曲、圖書】主要作者(含導演、編劇)或主演前2名。

    4.獲得奧運會或列入奧運會項目的世界性賽事(總決賽)、世錦賽第6至8名次,或亞運會及亞錦賽第4至6名次、全運會或全國錦標賽金銀銅牌的運動員;直接培養出奧運會第6至8名次運動員,或列入奧運會項目的世界性賽事(總決賽)、世錦賽第6至8名次,或亞運會及亞錦賽第4至6名次、全運會或全國錦標賽金銀銅牌運動員的主教練員。

    (五)綜合領域

    1.獲得以下獎項之一者:

    (1)中國創新創業大賽三等獎、省級創新創業大賽一等獎的團隊主要負責人;

    (2)廣東專利金獎、銀獎發明人或設計人(前兩位除外),廣東專利優秀獎第一位發明人或設計人;

    (3)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者。

    2.獲得以下榮譽稱號之一者:

    (1)“南粵技術能手獎”“廣東省技術能手”榮譽稱號獲得者;

    (2)“僑都工匠”榮譽稱號獲得者;

    (3)“廣東省政府質量獎”或“中國質量獎提名獎”獲獎個人、獲獎組織的團隊主要負責人(每家組織限報1人)。

    3.近5年,具有全國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分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或省級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崗位經歷者。

    4.近5年入圍世界500強企業總部的中層正職以上管理人員或與之級別相當的專業技術人員;近5年入圍中國500強企業的總部直屬一級子公司(大洲級區域部門)的高級經營管理人員、技術部門或工藝設計部門的主要負責人(每個單位限申報3人)。

    5.近5年,具有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要負責人崗位經歷者(含籌建1年以上的項目,每項僅可申報1人,如任職人員發生變化的,該項可重新申報)。

    6.入選江門市創新創業領軍人才。

    7.具有教育部承認博士學位的人員。

    8.具有副高級專業技術資格且從事相關工作領域者。

    9.取得高級技師職業資格或一級(高級技師)職業技能等級,且從事相關工作領域者。

    10.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江門市技能大師工作室領銜人。

    11.獲授予“廣東省優秀‘兩新’組織黨組織書記”先進稱號的非公企業或非公社會組織黨建人才。

    12.個人上一自然年度在江門的年度工資、薪金所得收入額超過江門市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5倍并在江門繳納個人所得稅,且其所在單位符合我市產業發展方向的企業高管、骨干人才。

    說明

    1.文中所述“近5年”是自申請年度起逆推5年。

    2.“江門市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以申請人申請高層次人才認定、評定時,統計部門最新發布的數據為統計口徑。

    3.“企業高管”是指在本市企業擔任以下職務的人員:董事長、副董事長、總經理(總裁)、副總經理(副總裁)、監事長、總會計師(包括擔任財務總監等職務的企業財務負責人)、總工程師(包括擔任研發總監、技術總監等職務的企業技術負責人)、上市公司董事會秘書以及同等級別或以上職務;“骨干人才”是指在本市企業工作且在研發技術創新等方面有突出貢獻的有關人員。

    4.文中所述領域分類僅為獎項、榮譽稱號、工作項目等類別劃分,申請人符合任一領域條件的,可按程序申請認定相應級別高層次人才。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相關附件:

     
    聯系我們 網站幫助 網站地圖 服務申明
     版權所有:開平市人民政府    主辦:開平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備案編號: 粵ICP備05079694號  網站標識碼:4407830003  粵公網安備; 44078302000116
    開平市政府網公眾號
    開平發布政務微博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境外资源 | 亚洲丁香色婷婷综合欲色啪| 国产综合精品女在线观看| 色综合久久久久网| 亚洲熟女乱综合一区二区| 激情五月婷婷综合| 亚洲综合精品一二三区在线| 亚洲欧洲日韩国产综合在线二区| 欧美国产综合欧美视频| 久久婷婷午色综合夜啪| 色综合色综合色综合| 亚洲第一页综合图片自拍| 91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青草| 久久久久久青草大香综合精品| 久久久综合九色合综国产| 色欲天天天综合网| 成人综合伊人五月婷久久| 香蕉蕉亚亚洲aav综合| 亚洲精品综合久久|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综合精品蜜桃| 亚洲国产一成久久精品国产成人综合 | 欧美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 久久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激情综合久久| HEYZO无码综合国产精品|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99|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久久久久| 综合网在线观看| 综合在线视频精品专区| 亚洲高清无码综合性爱视频| 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久久综合| 日韩欧美亚洲综合久久 | 亚洲欧美成人久久综合中文网| 狼狼综合久久久久综合网| 日本伊人色综合网| 欧美韩国精品另类综合| 精品亚洲综合在线第一区| 色综合婷婷在线|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在线播放|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久| 色悠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