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對民生實事項目的監督,推進民生實事項目按時限、高質量完成,7月24日上午,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劉威龍、張海濱帶領選聯任工委、法工委及部分人大代表組成的督查組到廣東“粵菜師傅”技能培訓基地開展現場視察,市人社局黨組書記譚健勇及相關領導陪同視察。
督查組在視察中了解了“粵菜師傅”培訓、“園區技校”培訓、“南粵家政”培訓、實施就業優先政策等民生實事項目按時間節點辦理情況。
督查組對市人社局在“提高就業創業保障水平”民生實事項目上所取得的階段性成效給予了充分肯定,同時指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市就業領域存在企業“招工難”與勞動者“就業難”并存、信息不對稱等現象,要全面提升勞動力供給質量,培養壯大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的技能人才隊伍。
今年以來,市人社局“狠抓落實”民生實事工作,推動民生實事項目按時限、高質量完成。
實施就業優先戰略,筑牢就業“壓艙石”
全力穩定擴大就業,兜牢就業民生底線。今年上半年,我市城鎮新增就業3723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2420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186人,均完成目標任務的62%以上,就業形勢總體穩定。開展線上線下招聘活動21場,吸引66905人次參加。
擴展青年就業空間,抓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通過召開座談會、開展實地調研等方式,組織返鄉高校畢業生了解開平就業環境和就業政策,為高校畢業生提供崗位推薦、就業指導、求職服務和創業指導的一站式服務。組織企業前往高校進行招才引才活動,并簽訂政校合作協議。上半年面向高校畢業生開展專場線上線下招聘會6場,提供897個次崗位。
探索灣區共創共贏,推動創業帶動多元化就業。貫徹落實一次性創業資助、創業租金補貼等創業扶持政策,提供創業擔保貸款以及貼息服務。積極推進創業平臺建設,完善江門開平市文旅創業孵化基地(江門開平市農村電商產業園)等創業平臺服務體系,截至今年6月孵化基地已進駐39家企業,其中港澳青年創業項目4個、文創類項目19個,舉辦交流培訓等活動逾17場。上半年累計組織開展SYB創業培訓120人,促進創業476人次,創業帶動就業728人次。
聚力實施“三項工程”,用好就業“助推器”
深化“家廚”特色人才培養,“粵菜師傅”打造服務“新名片”。今年上半年,我市共開展“粵菜師傅”培訓150人次,完成目標任務的75%。按照“三項工程”高質量推進工作實施要求,結合勞動者技能培訓需求,新增14項實用性高、培訓時間靈活的技能入門體驗班。2023年啟動“家廚”項目人才培訓8場次,面向不同群體設置不同層次的培訓課程,組織開展崗前培訓和崗位技能提升培訓,向社會輸送服務人員350人次,有效轉化社會未就業群體為技能服務隊伍。
練就各行業硬功夫,“廣東技工”化身產業“生力軍”。開展園區技校項目“線上+線下”培訓工作,上半年開展“園區技校”線下巡回培訓16場次,參加培訓的企業技能人員932人次;共計2405人次企業職工參與線上培訓。積極擴展“園區技校”培訓載體,今年上半年新增“園區技校”企業培訓點13個,新增“園區技校”校企技能大師工作站2家。圍繞制造業急需緊缺工種開展新備案計劃,今年上半年新增新型學徒制備案248人次,完成目標任務的124%;新增持證技能人才培養1866人,完成目標任務的53.31%。
打造多元化服務隊伍,“南粵家政”刷新“邑品牌”。今年上半年,我市共開展南粵家政培訓843人次,完成目標任務的56.2%。目前,我市已建成“南粵家政”基層服務示范站2家、基層服務站3家,廣東省“南粵家政”一星級服務企業2家,江門市家政龍頭企業1家。上半年依托“南粵家政”基層服務示范站、服務站等載體開展“南粵家政”社區行鄉村行活動共5場,開展公益服務2場,服務居民超350人次,通過提供人才培養、就業推薦、便民家政服務等形式推動家政服務業形成就業創業良好氛圍。
接下來,市人社局將充分吸納督查組提出的意見建議展開工作,堅持以小切口推動大變化,全面深入推動“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高質量發展,擴大職業技能培訓規模,大力加強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健全技能人才多元評價機制,不斷擴大社會影響力和服務民生效果,建成具有開平特色的民生工程。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