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推進開平市“六大行動”,開平市人社局結合“企業服務年”活動開展,以深化人才服務為抓手,主動做好暖企惠企服務新篇章,積極打造聚才引才強磁場,助力構建開平市“近悅遠來”的人才發展環境。
一、大力培育“科技引領”人才,拉動“工業振興”引擎
大力推進科技人才集聚,為對接支持開平市大型產業集聚區建設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撐。一是支持博士博士后科研載體建設。指導江門市中微子實驗室與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共建廣東省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意向進站博士后6人;在開平依利安達電子第三有限公司、開平市旭日蛋品有限公司新建廣東省博士工作站,發放建站單位補貼100萬元,培育博士人才發展沃土。二是支持戰略性支柱產業引進人才。國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華藝衛浴實業有限公司新增引進在站博士后1人,全市累計新增引進(含柔性)博士及博士后人才5人,主攻企業“卡脖子”項目研發;組織國家“專精特新”企業江門市宏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參與江門市產業工程師線上招聘活動,組團市重點企業到新會技師學院、江門市技師學院進行人才合作洽談;邀請江門市職業技術學院到蒼城鎮為聯冠、粵玻、粵師傅等10家產業鏈企業開展專場人才合作對接活動,建立“政校企”人才培育合作機制。
二、大力推進“人才倍增”工程,助力“園區再造”發展
服務“園區再造”人才需求,深入實施“人才倍增”工程,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做優產業發展園區“主平臺”。一是“園區技校”項目打造企業技能人才“儲水池”。項目實施以來,深入翠山湖工業園區、普利司通、聯新、雅琪、華潤燃氣、海鴻電氣等企業舉辦技能培訓巡回活動共19場次,參加培訓的企業技能人才1045人次,覆蓋企業超過200家次。二是推動企業自主評價技能人才,完善人才“評”“培”“用”機制。加大“企業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政策講解發動,充分調動企業在培養人才、選拔人才、評價人才工作中的積極性。截至8月底新增松本、科聯、聯冠等10家企業辦理用人單位自主評價備案手續,普利司通、聯新等企業繼續實施技能人才晉級評價;新增技能人才評價4800人,其中新增高級工評價753人;2021至2022年8月累計評價8344人,累計評價高級工及技師分別1917人、41人。三是加快支持產業工程師隊伍建設。發動開平市專業技術人員、企業、評委員工作人員等參加3場線上“雙通道”職稱評審培訓活動,發動園區重點企業、建筑、水暖衛浴等產業企業員工進行職稱申報,截至8月底,新增評審(認定)專業技術人員576人;新增產業工程師225人,提前超額完成江門下達目標任務。
三、大力做好“港澳融合”服務,搭建“僑都賦能”平臺
以“聚僑引智”行動為契機,做好“聚僑”和“引智”兩篇文章,積極打造人才引進、培育、集聚、交流平臺。一是以人才窗口平臺“聚僑引智”。以“1+4”模式建設市、鎮兩級鄉村振興人才驛站,其中開平市一級鄉村振興人才驛站設在赤坎;鎮一級百合、大沙、馬岡人才驛站已掛牌,下一步將強化對各級驛站的業務指導,切實發揮驛站聚才育才功能。著手建設江門市(國際)人才一站式服務專區開平分中心,首個一站式服務專區選址在開平市行政服務中心,計劃為各類人才提供政策宣傳及受理指導等配套服務,優化“近悅遠來”人才發展環境。二是以精準服務推進“港澳融合”。牽頭衛健、統戰等部門走訪以雅琪為代表的港資企業,收集港澳居民在開平就業、子女教育、醫療等問題,為優化港澳人員在開平的跟蹤服務提供參考;發動魚菜共生等四個項目參與2022年江門市留學歸國人員創業創新項目評審,其中魚菜共生項目晉級二次專家評審環節;參與開平市人才新政修訂,增加吸納港澳青年在開平就業的相關激勵政策。
下一步,開平市人社局將緊抓開平市深入推進“六大行動”契機,繼續發揮“僑鄉”優勢,以更清晰的人才服務工作思路,圍繞人才培養、引進、使用、服務等環節,強化與人才服務集團、高等院校、職校技校等單位合作,打造多樣化的人才服務品牌,培養層次豐富的人才隊伍力量,以更實舉措優化人才發展生態環境。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