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江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機關黨委、機關工會、團支部聯合組織開展第五期“紅色+思享匯”黨建微課堂活動,圍繞貫徹落實社保降費減負重點任務,由江門市職業訓練指導中心黨支部以推動“廣東技工”“粵菜師傅”“南粵家政”工程為主題,重點介紹我市人社部門通過菜單式培訓促進技工培育,通過彩虹計劃助推創業就業。
一、建立“企業自主”型技能人才評價體系。課題組詳細介紹了國家職業工種分類、職業技能鑒定的歷史發展、國家職業資格等級分類、技能人才評定發展方向,并重點講解有關企業技能人才評價和職業技能等級認定的意義、作用、申請條件以及成效。據悉,全市目前共有47家企業及行業協會成為企業技能人才評價試點單位,累計開展企業技能人才評價4000多人、獲證3000多人,“一企一案”的技能人才評價方式使制造業、粵菜烹飪、家政服務等方面的技能人才培訓及評價更貼近企業需求,更有針對性和有效性。
二、構建“需求導向”型技能人才培育載體。課題組詳細介紹省級高技能人才公共實訓基地在場地設施、師資配備、精品培訓項目等方面的建設情況。據悉,通過發揮省級高技能人才公共實訓基地的硬件、師資資源優勢,市職業訓練指導中心創新打造“工匠講堂”技能提升培訓品牌,創新建立“粵菜師傅”五邑面點培訓中心,統籌整合全市優質教學和實訓資源,不斷完善名師名工匠庫,以企業發展需求為導向,采用“企業需求研項目+學員反饋評師資+課程發布跟服務”方式,為企業、院校提供“菜單式”優質、高效、精準的技能培訓服務,并面向社會開放共享高技能人才公共實訓基地資源,今年以來,“工匠講堂”組織設計訂單課程50個,服務企業1371家次,培訓3688人次,優質的培訓資源和服務受到使用單位的一致好評。
三、打造“特色產業”型粵菜師傅創業品牌。課題組結合“粵菜師傅”工程在促進鄉村振興、促進就業創業方面的重要作用,詳細介紹“粵菜師傅”工程“彩虹計劃”創業項目。據悉,“彩虹計劃”是江門市“粵菜師傅”工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結合五邑地區風土人情和美食特色,以“彩虹”為設計理念,從門面、裝修、菜品以及營銷推廣等四個方面進行設計策劃七種不同風格、具有五邑特色的標準化創業店樣式,旨在鼓勵“粵菜師傅”創業者按照項目統一標準開店經營,創業帶動更大規模就業,宣傳推廣粵菜五邑菜系文化,形成“粵菜師傅—五邑菜”的餐飲創業品牌。
此次微黨課活動進一步加深了全局干部職工對“廣東技工”“粵菜師傅”“南粵家政”三大工程的認識,增強了干部職工對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有關政策體系、平臺建設、重點項目的了解,凝聚共識、增強合力,進一步推動三大工程更快、更好發展。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