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上午,開平市人社局黨組召開擴大會議,認真傳達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黨的二十屆一中全會精神,并針對局的工作提出貫徹落實意見,動員全局上下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自信自強、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以扎實的工作推動開平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局黨組書記譚健勇主持會議并講話。
會議指出,黨的二十大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全市上下要深刻認識黨的二十大重大里程碑意義,按照“五個牢牢把握”重要要求,切實把黨的二十大各項決策部署變成開平發展的具體行動和實際成效。
開平市人社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聯系思想實際,將服務往心里走;聯系理論實際,將落實往深里走;聯系業務實際,將服務往心里走。
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聚焦開平市特色產業,全力推動人才載體更加完善
一是積極推動博士、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及創新實踐基地建設。截至9月,新增依利安達及旭日2家廣東省博士工作站;新增開平中微子研究中心為廣東省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新增引進博士博士后(含柔性)11人。及時辦理發放博士博士后生活補貼及建站單位補貼,涉及金額312萬元。二是加快高層次人才認定評定和舉薦工作。截至9月底,已認定評定高層次人才53人,已提交申請的高層次人才認定申請38人。三是推動搭建鄉村振興人才驛站服務窗口。在赤坎鎮、馬岡鎮、大沙鎮、塘口鎮、百合鎮建設市(鎮)兩級鄉村振興人才驛站。四是以“園區技校”打造企業技能人才“儲水池”。深入翠山湖工業園區、普利司通、聯新、雅琪、華潤燃氣、海鴻電氣等企業舉辦技能培訓巡回活動共22場次,參加培訓的企業技能人才1364人次,覆蓋企業超過200家次;推動園區企業普利司通、聯新等進行晉級評價辦理,截至目前,開平市“園區技校”共建載體企業已完成技能等級評價2869人。
持實施就業優先戰略,聚焦高校畢業生就業空間,推動實現高質量就業創業
一是開展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專項行動。通過電話調研、政策推送、專場政策宣講會、就業訓練營、線上線下專場招聘會、“一對一”就業跟蹤服務等形式為高校畢業生提供多樣化的就業創業服務。廣泛宣傳發動企業開拓就業見習崗位,拓寬高校畢業生就業渠道。2022年面向高校畢業生開展政策宣傳活動5場,開展專場線上線下招聘會7場,共111家次企業參加,提供2013個次崗位,吸引4597人次參加。舉辦高校畢業生特色產業就業對接會,分行業邀請優質企業參加,精準提供就業崗位,吸引有求職意向的高校畢業生到現場咨詢、求職,提高就業成功率。二是搭建線上宣傳矩陣,創新直播帶崗模式。今年推出“職場路路通”電臺節目、云送崗直播招聘會、“南方+”高校生專場網絡招聘會等,充分利用我市媒體渠道擴大政策以及企業崗位宣傳渠道,搭建供需對接橋梁,有效提高了送崗能力和宣傳力度。三是實施基層服務計劃,全力拓展就業渠道。實施“三支一扶”擴容提質六大行動,今年我市招募28人到崗服務,補充基層急需緊缺人才,引導高校畢業生更多向基層流動,持續暢通“三支一扶”服務期滿考核合格人員事業單位直接聘用的“綠色通道”。
著力健全社會保障體系,聚焦疫情對企影響,持續實施社保減負政策
一是實施階段性降費率政策。實施階段性降低失業、工傷保險費率和浮動費率政策。截至9月底,累計為企業減負2058.79萬元。二是實施階段性緩繳社會保險費政策。面向餐飲、零售、旅游、民航、公路水路鐵路運輸等5類特困行業企業和17個困難行業企業及受疫情影響大且生產經營困難的中小微企業實施階段性緩繳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單位應繳社保費政策。實施階段性緩繳社會保險費政策以來,全市共1093家企業申請緩繳,共緩繳社會保險費4292.5萬元。三是落實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實施失業保險穩崗返還“免申即享”,對符合條件的參保單位按照企業及其職工上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的一定比例返還穩崗補貼。截至9月底,已向我市4677家企業返還失業保險穩崗補貼948萬元。
下一步,我局將在思想上和政治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緊扣黨的二十大精神。
要強化就業優先導向,完善市、鎮、村三級公共就業創業服務體系,持續發揮“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促就業穩就業作用,全面落實各項穩就業政策措施。抓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吸引更多開平籍大學生返鄉就業創業。加大對困難群體的就業幫扶力度,全面提升就業服務質量。要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加快構建覆蓋全民、統籌城鄉、公平統一、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健全完善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
接下來我局堅決要把學習宣傳貫徹工作與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結合起來,全面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要求,持續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民生改善,圍繞既定目標,采取有力措施,做好四季度工作,進一步增進開平市的民生福祉。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