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礎設施
1、種龜池
種龜池一般規格為2米×5米左右。用磚砌起,高0.7米光滑墻壁,有條件的龜池四周可用瓷磚貼好,在龜池的1/4水面上設立產蛋池,堆放0.3-0.4米厚的河沙,作為種龜產蛋場所,在龜池四周采用黑色防曬網或種植雞蛋果,葡萄樹等綠色植物遮蔭,模仿自然生態環境,營造清凈安全的產蛋氛圍。龜池安裝好進排水設施,龜池設水深0.2-0.3米,1/3水面放置水浮蓮供龜隱藏增加安全感。
2、孵化室
面積6-10平方,多層架子放置采用粗蛭石作為孵化龜蛋材料的孵化箱,使用顆粒直徑為0.2-0.3厘米較粗的蛭石能保持良好的透氣性。蛭石事先經過太陽暴曬進行消毒殺菌,調節室內溫度28-32℃,空氣相對溫度80-90%并且保證空氣流通。
3、幼龜培育室
室內面積5-10平方,采用不銹鋼板焊接成規格1.35米×0.7 米×0.25米的育苗龜池,設立進排水裝置,上下4層,每層龜池放養幼龜 100只,采用無光恒溫燈或變頻空調及空氣能熱水器進行加溫保暖,溫室保持室溫為28-30℃龜苗進行培育。
二、種龜的選擇
選擇人工養殖的成龜作為種龜,最好來源不同和種群,以免近親繁殖品質退化。種龜要動作靈活,個體體重達1公斤以上,體形完整,體色有光澤。尤其是此龜身體厚實,尾部上下甲間隔距離大,生殖孔寬闊,雄龜選腹甲凹型,尾巴健壯,沒有斷尾,四爪趾甲不變形,不缺少,有利于交配成功。
三、飼養管理
1、種龜放養密度
種龜活動范圍較大,生活場所要求有一定的陸地進行曬背。為了便于其在水體交配,水深適宜在0.25-0.3米,每平方米放養3-5只,雌雄比例為2.5:1(即2.5只母龜配1只公龜)。
2、種龜投餌
每天下午5-6時喂1次,投喂地點固定在水陸交接處淺水區域的固定食臺上,以便觀察龜的吃食情況及方便清理殘餌。投餌量按龜體重的5%左右,具體分量要根據龜的食欲和氣候、水溫,水質、活動情況的變化來適當增減,以1-2小時能全部食完而定,投喂的飼料以石金錢龜浮水顆粒飼料為主,適當投喂一些魚肉、小魚、小蝦及其他動物性飼料。母龜在產蛋前幾天食量會有所減少或煩躁拒食,產蛋后食量就會大增以便補充產蛋所消耗的營養,應及時提供營養豐富的食物供其食用。餌料以動物性餌料為主,兼投喂一些植物性餌料,動物性餌料主要是投喂魚肉、小蝦、福壽螺肉等,也可以投喂石金錢龜專用顆粒料,植物飼料主要是香蕉、葡萄等。可把魚蝦、蘋果、香蕉餃碎加入粉狀鱉(甲魚)飼料攪拌均勻成團狀投喂。配制適口營養豐富飼料強化喂養培育健壯的種龜,為提高雌龜產蛋率打下物質基礎。
3、種龜池水質
黃喉擬水龜喜歡在清新的水體中生活,水質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龜的食欲、生長。龜池是水泥池的水質容易變壞,一般情況下,每7天左右換水一次,磚池坭池則根據水質的具體情況,適當延長換水周期。
4、水溫
黃喉擬水龜在水溫30℃時生長情況最好,而從攝食情況來看在28-30℃時攝食量最好,換水時應注意控制水溫,換水水溫溫差不能低于5℃,避免溫差太大導致龜感冒得肺炎病。龜是變溫動物,其體溫是隨著外界溫度的變化而變化,每年12月當氣溫下降至15℃以下時,石金錢龜在池底淤泥中或鉆在覆蓋有稻草等東西的沙泥土中,不食不動,過著冬眠生活。到明年4月初,當氣溫上升到20℃以上時,攝食和活動正常。
5、光線
設置曬背的場所,龜雖然怕光,不需要陽光直照,但也需部分陽光曬背,用瓷磚片或木板設置曬臺會加快龜類機體新陳代謝,有利于體內維生素D協助鈣的吸收,防止龜體缺鈣,有利于生長發育,并能殺滅和驅趕龜體上的寄生蟲。
四、種龜繁殖與龜蛋孵化
1、產蛋
黃喉擬水龜性成熟要4—5齡,體重一般在1公斤以上。石金錢龜繁殖力較強,繁殖方式為蛋生,一般在秋季交配,隔年產受精蛋,當水溫穩定在25℃左右時開始產蛋,產蛋期為5月初至8月底。產蛋多在夜間到黎明。一年可產蛋多次。每次產蛋1—7只,一般每只種龜可產蛋5-7只,蛋呈長橢圓形、灰白色,受精的龜蛋中間見白點(又稱介指)重約8-12克。
2、龜蛋收集
龜蛋最好在產后24小時收集。以緩慢動作用手將龜蛋從沙池取出到孵化周轉箱,一般24小時后出現白色受精點,個別也有推遲時間到幾天的。將受精蛋氣囊腔即白點面朝上排放蛭石上,用鉛筆標記產蛋日期分批移置于孵化箱中孵化。龜蛋放好后就不要隨意翻動,以免影響胚胎的正常發育。
3、龜蛋孵化
孵化箱用長寬高60x40x20厘米的塑料箱,箱底打幾個排水孔,采用消毒后的蛭石作為孵化材料。在箱內先鋪8厘米厚的蛭石,受精蛋間距2厘米依次排到平放,再覆蓋1層1厘米蛭石。蛭石的濕度具體掌握以手握成團,松手散開為宜。受精蛋在孵化箱內分層疊放。每天檢查保持空氣相對濕度85—90%,室內溫度在28—30℃左右。要控制孵化后期的20天相對溫度為85%并把受精蛋裸露,以防過濕造成受精蛋爆裂胚胎發育受損終止。一般經過60—70天龜苗便可出殼。
五、幼龜溫室培育
剛孵化出幼龜體重7—10克左右。放置塑料盆中讓其行3—4小時肚臍眼收好后用聚維酮碘按照1:500的比例稀釋后,對其進行浸泡消毒15—20分鐘,然后將幼龜放入膠盆或不銹鋼龜盆飼養。
出殼后,幼龜體內蛋黃吸收殆盡需要3—4天時間,因此5天后要開始投喂。每天喂食2次,以蛋黃和絞碎的魚蝦,紅蟲及香蕉拌攪甲魚飼料喂養,日飼量為幼龜總體重的5%左右。飼料投放在固定的食臺上,以1小時內吃完為好。喂食后要換水,水位以浸過龜背、龜頭能伸出水面為宜,盆中放置斜面木板或瓷片供龜苗曬臺和休息。
幼龜培育成功的關鍵是要提高成活率,因此第一年的幼龜一定要在溫室中培育提高體質。溫室采用保溫恒溫燈或空調,規模場要采用空氣能熱水器加溫室內的循環管道,保持氣溫在30℃,水溫29-30℃的穩定環境。經過溫室培育到明年4月份成活率達95%以上,幼龜平均體重200克左右。
六、龜病防治方法
1、龜感冒
病因:龜突然受到寒冷刺激(溫差變化大)或者突然將龜移到低溫環境中引發。
癥狀:鼻孔有黏流出,常張口呼吸,食欲不振或停止進食。若不及時治療會誘發肺火。
防治方法:使用999感冒靈顆粒加魚腥草顆粒進行浸泡,同時飼料中可以加入抗生素藥物進行配合治療。
2、白眼病
病因:放養密度增加,水質堿性過大導致。
癥狀:病龜眼部充血發炎,眼睛腫大眼角膜和鼻粘膜因眼部的炎癥而糜爛,眼球外部被白色分泌物掩蓋,眼睛無法睜開。病龜常用前肢擦眼部,行動遲緩,嚴重時停食,最后因體弱或其他并發癥而死亡,春秋兩季發病較多。
防治方法:病情較輕時使用呋喃西林或呋喃唑酮溶液每天浸泡1次,1周左右即可康復,也可利用臭花草放入龜池中浸泡幾日,使龜恢復健康。病重(睜不開眼)時可將眼內白色物和死皮清理干凈再浸泡呋喃唑酮溶液,浸泡時間延長到1小時左右。
3、腸胃炎病
病因:龜進食后環境溫度突然減低,飼料不新鮮,飼養水質變壞等原因均可導致龜患腸胃炎病。
癥狀:病龜初期行動遲緩,食欲不振甚至停食,糞便稀拉不成形;后期眼球下陷,皮膚松弛無彈性,最后衰竭死亡。發現病龜及時隔離治療,以防相互感染。
防治方法:用大蒜素粉0.5毫克/公斤體重拌料投喂,連用3~5天。在飼料中加入少量黃連素、土霉素、氯霉素或其他治療腸胃炎的藥物。
4、爛甲病
病因:甲殼磨損后受到細菌侵入而導致甲殼糜爛。
癥狀:甲殼表面糜爛后,嚴重時形成孔洞甚至可以看到肌肉。
防治方法:將病龜爛甲剔除,然后用雙氧水消毒傷口后涂上高錳酸鉀結晶粉,半小時后清理再涂上紅霉素軟膏。
今日通過養龜技術培訓班,使大家初步對龜的養殖有所認識和了解。我縣各地適宜黃喉擬水龜和其他龜鱉人工養殖,養殖戶可充分利用當地水源、氣候和適溫的自然優勢,大力發展龜鱉養殖業,利用農村屋前屋后,空閑地以及城鄉住宅天臺頂、陽臺等地開展養龜業。有條件的養殖戶可選擇養殖高中檔龜類品種,如養殖三線閉殼龜(金錢龜)、廣東草龜(黑頸烏龜)、黃緣盒龜、安南、亞洲巨龜等,逐步擴大養殖規模,只要抓好機遇和利用好資源優勢,同時做好“防盜、防逃、防病”等工作,把龜養大養好,努力實現“今日我養龜,“明日龜養我”的養龜夢。希望各位早日走上養龜致富之路。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