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當前基孔肯雅熱疫情防控形勢,開平市民政局積極響應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安排部署,聚焦“一老一小”等重點群體,統籌推進民政服務機構疫情防控與服務質量提升,廣泛開展“清潔公共環境,守護健康家園,喜迎國慶中秋”愛國衛生志愿服務活動和集中滅蚊行動,牢牢守住民生安全底線。
一、聚焦養老服務機構,防控提質雙向發力
1.筑牢“防疫墻”,精準防控無死角
為提前筑牢養老機構防蚊防疫防線,開平市民政局強化前瞻部署,早在7月下旬便印發《關于做好養老機構預防登革熱和基孔肯雅熱有關工作的通知》,針對登革熱、基孔肯雅熱等蚊蟲傳播疾病的防控特點,提前謀劃工作重點、明確應對方向,為后續防控工作爭取主動、打好基礎。在此基礎上,為讓防控措施進一步精準落地、高效執行,開平市民政局率先從制度層面搭建完善防控框架,累計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基孔肯雅熱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等3份文件,同時配套制定《開平市養老機構基孔肯雅熱疫情防控工作清單》。
該清單將籠統的防控任務細化拆解為孳生地處理、成蚊防治、健康監測、宣傳引導4大板塊,明確25條具體操作要求,清晰界定“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位”,大幅提升防控工作的可操作性與落地性。通過系列舉措,開平市民政局一方面為養老機構構建起“防蚊金鐘罩”:圍繞蚊蟲孳生、成蚊防治等關鍵環節,統籌推進環境清理、設施配置等工作,從源頭阻斷蚊蟲傳播路徑;另一方面打出“疫情防控組合拳”:抓“內功”管理,規范日常防控流程、壓實各環節責任,確保內部管理無漏洞;強“外功”消殺,圍繞蚊蟲孳生、成蚊防治等關鍵環節,統籌推進環境清理、設施配置等工作,形成內外聯動、全面覆蓋的防控格局。
在責任落實環節,開平市民政局切實扛起行業主管職責,由局全體領導班子帶隊,分設4個專項工作組,下沉至開平市福利院、水口鎮頤養院等全市8家養老機構開展駐點督導。工作組不僅對各機構日常防控臺賬、物資儲備等情況進行常規檢查,更聚焦蚊蟲孳生重點區域,現場指導機構開展防蚊滅蚊攻堅行動,確保防控工作覆蓋每個角落、不留任何盲區。
通過對照25條工作要求逐項核查,工作組共排查出各養老機構在防控流程、細節落實中存在的問題47項。針對這些問題,開平市民政局第一時間印發《關于做好基孔肯雅熱專項檢查問題整改的通知》,要求各機構深刻剖析問題根源、舉一反三,制定整改臺賬并限期落實。截至目前,相關問題整改進度已達91%以上。下一步,開平市民政局將持續跟蹤整改動態,組織開展“回頭看”復核工作,確保所有問題徹底整改到位。
2.提升機構周邊環境質量,打造安全舒適圈
圍繞養老機構周邊環境治理這一關鍵防線,開平市民政局在駐點檢查過程中,將環境整治作為重點任務,主動聯動屬地鎮(街)、城管等部門開展“凈邊行動”,集中清理機構周邊積存垃圾、衛生死角。其中,僅水口鎮頤養院周邊就清理各類生活垃圾、雜物超20噸,全市8家養老機構周邊累計清理建筑垃圾及各類生活垃圾約40噸,有效消除蚊蟲孳生的外部環境隱患。
為實現“精準排查、靶向整治”,開平市民政局還創新采用科技手段,組織專業人員運用無人機對轄區所有養老機構周邊200米范圍進行全方位航拍,形成高清詳細的圖像資料,精準標注雜草叢生、積水洼地等需重點清理的區域,為后續整治工作提供清晰指引。
以長沙家齡敬老院、水口鎮頤養院為典型,開平市民政局指導機構結合周邊環境實際,通過合理規劃內外綠化布局、修整填平閑置荒地、定期在積水區域投放滅蚊幼蟲藥物等措施,從源頭上減少蚊蟲滋生條件。經過一系列整治,養老機構周邊環境整潔度顯著提升,蚊蟲密度得到有效降低,為老年人營造了安全、舒適的居住環境。

3.延伸養老服務鏈,保障身心雙健康
在做好外部防控的同時,開平市民政局進一步延伸養老服務鏈條,聚焦機構內部防蚊防疫,堅持“物理隔絕為主、化學消殺為輔”的科學策略,為老年人生活空間織密織牢防蚊“防護網”。在養老機構門窗、通風口等關鍵環節,統一指導安裝防蚊設施,構建蚊蟲進入的第一道物理防線;同時根據機構規模、房間布局,在公共活動區、走廊、衛生間等區域合理配置滅蚊燈、滅蚊噴霧等物資,特別要求各機構根據服務對象數量100%配置蚊帳,實現從公共區域到個人居住空間的全方位蚊蟲防護,確保蚊蟲“無縫可鉆”。
為將防蚊防疫工作制度化、常態化,開平市民政局根據上級要求同步推行“121230”工作標準:“12”指每日分別在早上7-9點、下午5-7點各進行一次全面環境消殺;“12”指強化健康監測,每天需對所有服務對象、工作人員進行2次體溫檢測;“3”指筑牢三道防護屏障,嚴格落實門窗必裝紗網、室內必備驅蚊液、室外必裝滅蚊燈的硬性要求;“0”指實現動態清零管理,每日對機構內花盆積水、下水道周邊、地下室角落等區域進行排查清理,確保每天動態積水清零、垃圾清零。
據統計,截至目前,開平市8家養老機構已累計完成8輪愛國衛生運動,累計出動1466人次,共配置電熱蚊香器359個、安裝防蚊紗窗1092個、加裝下水道防護網102個,清理機構內花盆積水、垃圾桶周邊、地下室角落等蚊蟲孳生地630處。一系列扎實舉措不僅有效阻斷了蚊蟲傳播疾病的路徑,更讓老年人在安全的環境中享受養老服務。
二、統籌多領域防控,織密民生保障網絡
1.積極調動基層力量,溫情守護兒童健康成長
組織各鎮(街)和翠山湖管委會16名兒童督導員、270名兒童主任等基層兒童工作人員,與社工、志愿者隊伍等組成指導檢查組,入戶巡訪困境兒童、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檢查防蚊措施落實情況。同時,進一步廣泛開展健康風險提示,指導兒童監護人做好蚊媒風險防護,動員群眾開展“拉家常”式防蚊知識宣傳,有力構建多層次“護苗”防護屏障。
2.凝聚服務機構合力,筑牢殯葬行業安全防線
由于墓園多為室外場地等原因,組織殯葬服務機構加大蚊蟲防滅力度,對花盆托盤、排水溝等蚊蟲孳生關鍵區域進行翻盤倒灌和清理,做到“日產日清”。同時,重點清掃下水道、綠化帶等區域,并對公共活動區、香爐、衛生間等場所實施大面積噴霧消毒,從源頭上鏟除蚊蟲孳生環境。截至目前,各殯葬服務機構已完成多輪全域消殺工作,排查處理1028處積水點、202處垃圾堆積點,并開展了82次全面滅蚊消殺工作,有效切斷傳播途徑。
3.匯聚公益慈善暖流,共建全員防蚊屏障
開平市民政局充分發揮公益慈善的橋梁紐帶作用,聯動愛心企業、社會組織、志愿者等多方主體,構建“政府引導、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防疫共同體,讓慈善暖流成為民生保障的重要補充。通過發動愛心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廣泛開展防蚊物資捐贈行動,截至目前,已累計募集款物總額達58.4萬元,包括資金和驅蚊液、勞保手套等防疫物資。這些資源主要用于支持開平市蟲媒傳染病疫情防控項目,涵蓋環境衛生整治、公眾健康教育以及防疫物資采購等方面,以提升整體防控能力并保障全市居民健康安全。
以民為本,守土盡責。開平市民政系統將始終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持續優化防控措施,提升服務品質,讓民政服務對象的安全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