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平市上半年經濟運行分析
開平市發展和改革局
2005.7.27
上半年,我市堅持科學發展觀,突出發展稅源經濟,促進全市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實現生產總值66.15億元,增長10.14%。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2.8%、10.4%、11%。其中:
工業增加值23.15億元,增長10。12%,完成41%;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12.5億元,增長12.5%,完成42%;
外商直接投資3181萬美元,增長52%,完成44%;
實際利用民資4.48億元,增長50%,完成51%;
出口總值3.82億美元,增長3.8%,完成45%;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78億元,增長12.3%,完成48%;
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4億元,增長12.5%,完成54%。
一、 上半年經濟運行的主要特點
1、農業和鎮級經濟穩步發展。一是糧食播種面積增加,全市糧食播種面積29.75萬畝。比上年同期增7493畝。其中,水稻播種面積25.8萬畝,增8120畝。預計上半年實現農業總產值8.76億元,增長3.9%。二是民營經濟取得新發展,上半年共新辦民資項目97項,比上年增加14項,總投資達3.29億元,同比增加0.7億元。三是鎮級財政收入9612萬元,增長7.8%,增幅較大的有塘口,達32.8%,蒼城26.7%,金雞18.6%。
2、工業經濟總體運行保持穩定。1-6月,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82.71億元,增長10%。產品銷售率為96.03%。一是輕工業增幅大于重工業,輕工業完成工業總產值49.55億元,比增22.48%,重工業完成工業總產值33.16億元,同比減6.76%;三是外源經濟是推動全市工業經濟增長的主導力量,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44.26億元,比增32.49%,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53.5%;四是三大優勢產業發揮作用,全市紡織服裝、水暖衛浴、食品三大優勢產業實現工業總產值54.14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65.5%。1-6月全市工業用電量5.14億度,增長12.02%。
3、外貿出口穩健。三資企業出口仍處主導地位。1-6月,全市實現出口總值3.82億美元,增長3.8%。其中國有企業出口8045萬美元,比增下降24.6%;外商投資企業出口25427萬美元。增長22.56%,占全市出口總值的67%。
4、招商引資勢頭提升。僅龍舟賽招商會就簽約項目45個,投資總額達2.37億美元。1-6月新上三資項目46個,比去年增加21個;合同利用外資1.28億美元,增長126.4%;新引進投資項目較大的有奔達紡織公司投資9000萬美元新上第三公司,依利安達電子公司投資2990萬美元新上履銅板廠項目,霍尼韋爾公司投資2500多萬美元新上高模低收縮工業絲及織物項目、西班牙卡沙寶意得士有限公司投資420萬美元新上水龍頭項目等。
5、固定資產投資平穩增長。1-6月固定資產完成投資12.5億元,增長12.5%。第二、三產業繼續向好。第二產業完成投資9.39億元,占總完成額的75.02%,第三產業完成投資1.76億元,占總投資額的14.04%;制造業投資占主導地位。完成投資9.01億元,占總投資的71.91%,主要集中在紡織服裝、金屬制品和電子設備業;房地產投資依然集中在住宅建設。完成投資10.9億元,同比減12.91%。
重點項目進展良好。1-6月,325國道改造累計完成投資2781萬元,依利安達第五公司累計完成投資9931萬元,目前正進行試產和部分設備安裝及調試。總投資51286萬元的富琳紡織有限公司項目已進入設備安裝階段。
6、建筑產業出現回升。上半年建安產值實現連續增長勢頭,實現建安產值3.31億元,比增10.65%,銷售面積9.2萬平方米,比上年增2.5倍,銷售金額1.14億元。同比增3.8倍。
7、第三產業發展持續向好。旅游業發展加快,帶動了市場。1-6月,我市共接待海內外旅游者100.8萬人次,增長9.6%。旅游總收入4.03億元,增長10.2%。星級酒店客房出租率72.2%。1-6月全市商品零售總額26.78億元,增長12.3%,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上漲2.9%。物價基本保持穩定,第三產業增加值29.26億元,增長11%。
二、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是地方財政收入低于江門市平均水平。二是工業增速明顯放緩,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工業增加值、工業銷售值等主要指標增幅低于江門市平均水平。三是骨干企業稅收收入下滑較大。今年1-6月,滌綸集團上繳入庫稅款857萬元(免抵后),同比減少75.13%;春暉股份公司1-6月實現增值稅為0,同比減少770萬元,實現地稅857萬元,同比減少1819萬元,下降67.9%。四是鎮級經濟整體偏弱,1-6月鎮級財政收入9612萬元,只占全市總量38%。增長7.84%,低于市直8個百分點。其中增長20%以上的鎮只有2個,而增長10%以下有9個,還有1個鎮負增長。五是發展后勁不足。新上大項目較少,拉動力不強。
三、下半年經濟工作重點
下半年,我市將按照省和江門市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實行工業和第三產業齊頭并進的發展思路,全力以赴抓經濟發展。
1、加大企業改制力度。重點要抓好滌綸集團引進資金實行戰略性資源整合和二輕集團改革工作。盤活國有資產,推進重點企業和商業企業改革有新突破。
2、狠抓招商引資,促進外資民營經濟發展。一是落實已簽約項目的跟蹤和服務工作,重點要抓好奔達投資9000萬美元,富琳投資4755萬美元,依利安達投資2990萬美元和霍尼韋爾投資2500萬美元等大項目,力爭快上馬,早出效益。二是完善招商配套設施,推動閑置土地開發利用,重點抓好開平大道建設和翠山湖工業新區的開發以及逕頭污水處理廠系統項目建設。三是落實“三給”政策,扶持民營經濟,重點扶持蜆岡、馬岡、沙塘、龍勝、百合、赤坎、赤水等鎮加快工業集中地的配套建設,增強吸引力和聚集效應,發展各鎮特色經濟。
3、重振建筑業和房地產業
一是加快成立開平市建筑商會,計劃籌集商會基金2000萬元以上,為建筑企業承接工程,參與招標和拓展業務提供強有力的支持;二是引進資金發展大型優秀住宅小區,拉動我市房地產業發展;三是努力優化人居和投資環境,促進我市第三產業乃至整個經濟社會加速發展。
4、加快旅游業和第三產業發展
一是抓好品牌效應。充分發揮“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一蘋碉樓”的品牌,進一步抓好開平碉樓申報工作,大力發展僑鄉特色旅游業。二是引進資金,建設好赤水溫泉、赤坎古鎮。三是積極培育支撐我市“三大產業”的原材料和輔料市場,重點抓好紡織服裝生產材料、輔料專業市場上馬建設工作,完善紡織服裝產業鏈,力促我市流通業和紡織業加快發展。
5、抓好“三大優勢產業”研發中心建設,力求有所突破。
加快完善我市水暖衛浴、紡織服裝、食品“三大產業”技術創新中心的功能配套建設,重點在產品開發方面要有新突破,在水龍頭產品表面處理、新材料、新工藝應用和外觀設計上有新提高,重點扶持1-2家水龍頭生產企業做大做強,做出品牌,起到示范帶動作用。紡織服裝技術要加強服裝面料開發,打造自有品牌;調味品技術要在食品生產工藝、設備、技術上有新突破,以質搶占市場。
6、努力建設節約型社會。
在用電、用水、用地等方面,開展節電、節水、節材、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促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