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樹名木被譽為“有生命的文物”,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生態價值。近期,廣東省內多地市創新方式方法,有效保護古樹名木資源,一起來看看~ 深圳市 近日,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首次聯合香港樹藝師學會團隊,為深圳大鵬新區南澳街道半天云村兩株樹齡超500年的秋楓樹實施高空“微創”手術。這兩株秋楓同屬國家一級保護古樹。此次兩株古樹的成功養護,是《古樹名木保護條例》施行后,深港兩地古樹養護工作的首次聯動。 珠海市 近日,珠海市高新區林長辦組織22組親子家庭以“探索城市綠野,聆聽古樹低語”為主題,在永豐古樹公園開展沉浸式生態教育和古樹保護宣傳活動。活動通過古樹探秘、文化溯源、藝術共創三大維度,架起公眾與古樹的情感橋梁,為城市生態保護注入新活力。 此次活動讓參與者深度感知古樹“活化石”的生態價值,對古樹名木的保護意識也進一步得到提升,更催生持續行動力,22組家庭表示自愿成為“古樹監護人”,今后將積極參與古樹名木的保護行動。 汕頭市 近期,“汕護古樹 根植文明”暨“我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守護百年古樹”主題作品巡回展覽在汕頭舉辦,活動通過法規宣講、實踐分享、創意互動、參觀展覽等形式,引導更多師生參與到“一十百千”系列守護文明實踐活動中,守護城市的綠色記憶與文明根脈。 梅州市 為保護珍貴的自然資源,2024年梅縣區爭取區級財政資金196萬元,全面開展對古樹的搶救復壯工作。目前,這項工作已全面完成。據梅縣區林業局統計,梅縣區登記在冊的古樹1301株,名木5株,古樹群30個計412株。近年來,梅縣區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和護林員現場調查轄區內的古樹名木生長狀況。與此同時,梅縣區已建立古樹名木圖文檔案和電子信息數據庫,對全區古樹名木進行逐一掛牌,做到“一樹一檔”,讓每棵古樹都有“身份證”。 清遠市 2024年4月1日,受強對流天氣影響,清遠連州市保安鎮鎮區和福山森林公園一株550年樹齡的紅錐古樹所有枝條斷裂,附近不少古樹也遭受不同程度損壞。連州市林業局48小時內組建專業技術團隊,啟動了“古樹復壯計劃”,根據古樹的生長環境、樹體情況、樹種特性等量身定制復壯措施,對受災古樹進行搶救復壯。在林業人員科學“治療”和精心呵護下,這株古樹開始重煥生機。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