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生態文明,是新時代中國的重要使命,也是當今全球生態治理的重大創舉。 進入新時代,中國林草部門扛起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的歷史重任,順應時代發展和國家重大戰略需要,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戰略高度謀劃林草工作、發展林草事業,以高水平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新進展、美麗中國實現新變化。 2023年,中國林草部門扎實開展生態治理和自然保護,積極落實全球發展和“一帶一路”倡議,參與全球生態治理和國際履約,深化區域和雙邊合作,在全球生態治理和自然保護中扮演重要角色、作出積極貢獻。 全面推進生態治理,為世界提供中國方案 2023年,中國生態領域的兩個重要會議,再次引發全球對中國生態治理的關注。 6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主持召開加強荒漠化綜合防治和推進“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座談會,研究重大問題、部署重點工作,發出打一場三北工程攻堅戰、努力創造新時代中國防沙治沙新奇跡的動員令。 7月17日至18日,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指出,繼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必須正確處理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重點攻堅和協同治理、自然恢復和人工修復、外部約束和內生動力、“雙碳”承諾和自主行動等重大關系。 這些重要思想和決策部署,再一次體現了中國應時代之變遷、領時代之先聲、開創性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堅強決心和戰略定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在生態文明建設領域開展了一系列開創性工作,形成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實現了由實踐探索到科學理論指導的重大轉變,生態文明建設從理論到實踐都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 中國林草部門統籌推進生態系統高質量治理和高水平保護,為全球生態治理提供了中國方案、中國經驗和中國智慧。 ——全力打好生態攻堅戰。 我國生態系統區域性和不平衡性明顯,尤其是三北地區生態脆弱、沙患嚴重。荒漠化治理依然是我國生態治理的重中之重。我國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著力推進荒漠化綜合防治。在當前全球經濟受阻、國際生態治理步伐趨緩的大背景下,我國生態治理依然不動搖、不松勁,迎難而上,攻堅克難,實現由被動應對到主動作為、由重點整治到系統治理的重大轉變。 2023年6月6日,在加強荒漠化綜合防治和推進“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力爭用10年左右時間,打一場三北工程攻堅戰。從此,我國以三大標志性戰役為重點,打響了三北工程攻堅戰。 這一年,國家林草局和各地各部門進入攻堅狀態,進軍三北工程。協同抓好三北工程規劃、重點項目布局實施、資金政策和科研技術保障,部署啟動三大標志性戰役。三北工程荒漠化區這塊中國最難啃的“硬骨頭”得到正面狙擊。 ——積極創新生態治理機制。 生態治理本質在于有效破解人與自然和諧受阻的生態治理難題。面對生態治理和自然保護的重大問題,中國林草部門積極深化改革創新,不斷優化生態治理體制機制。 2023年,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全面發力,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方案,著力完善森林經營、林木采伐、林權抵押貸款、支持保護等制度,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調動社會各方參與生態保護修復的積極性。 全面推深做實林長制,以“制”促“治”,進一步壓實各級地方黨委政府保護發展林草資源的主體責任。 積極推進林草法治建設,近幾年先后修訂森林法、草原法,兩次修訂野生動物保護法,出臺濕地保護法。 持續開展林草生態綜合監測評價,擴大林草生態網絡感知系統建設應用,建成數百萬生態護林員隊伍,形成全國林草管理一張網絡。 通過改革創新,打好法治、行政、科技、制度、政策“組合拳”,理順體制、活化機制,有力推進了林草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堅持走科學治理之路。 2021年以來,各級林草部門認真貫徹實施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科學綠化的指導意見》,扎實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科學、生態、節儉的綠化發展之路走得蹄疾步穩。 加快推動實施“雙重”工程項目和國土綠化試點示范項目,開展森林可持續經營試點,全面實行造林綠化任務帶位置上報、帶圖斑下達,實行精細化管理。 依靠科技治理和保護生態,實行揭榜掛帥,解決重點生態難題,對治沙、防火、防蟲等科研技術進行攻關。 經過不斷探索,我國走出一條以水定綠、量水而行,喬灌草結合、封飛造并舉的科學綠化之路。 ——謀求生態與民生“雙贏”。 在工作理念上,牢固樹立和扎實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堅持打造森林“四庫”,樹立大食物觀,向森林要食物,為社會提供更多更好的生態產品。堅持改善生態改善民生,實現生態美與百姓富有機統一。 在工作實踐中,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處理好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的關系,全面保護和科學利用林草生態資源,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推行生態共治共建共享。 在工作成效上,我國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生態容量不斷擴大,生態福祉明顯增加,有效提升了生態系統的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有效增進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主動搭建生態治理合作平臺。 持續加強國際生態交流合作平臺建設,推動全球生態治理合作。在北京設立國際竹藤組織、亞太森林網絡組織,在深圳建立全球首個國際紅樹林中心,正在啟動全球森林可持續管理網絡,參與全球生態事務。 中國發起“一帶一路”防治荒漠化共同行動倡議、“以竹代塑”倡議及全球行動計劃,舉辦庫布其國際沙漠論壇、全球濱海論壇、普洱亞太林業論壇、世界林木業大會、大中亞林業部長會議,推進生態保護修復與利用的國際合作與研討交流。 積極履行國際公約,擔當中國生態責任 多年來,我國持續深度參與全球生態治理和國際生態履約,承擔大國責任、展現大國擔當。 荒漠化治理是中國深化履約和國際合作的重要領域。2023年,我國深度參與《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事務,圍繞國家履約報告、土地退化報告、《全球土地展望》專題報告組織最佳案例,開展“一帶一路”國家履約及沙塵暴防治研修班等能力建設活動。在北京與阿盟秘書處成立了中阿干旱、荒漠化和土地退化國際研究中心;成立了中蒙荒漠化防治合作中心并在蒙古國正式掛牌,支持蒙古國“種植十億棵樹”計劃,共建跨境保護區;成功舉辦第九屆庫布其國際沙漠論壇,參與塔克拉瑪干沙漠論壇、沙塵暴防治國際研討等國際性活動。 積極開展濕地履約。2022年11月在武漢成功舉辦《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一年來,中國履行《濕地公約》常委會主席職責,推進落實大會成果。積極推進國際紅樹林中心建設,分別召開了紅樹林保護國際合作研討會和高級別論壇,推動成立由27個國家組成的“國際紅樹林中心之友小組”,通過發布《共同聲明》支持該中心建設。經《濕地公約》常委會第62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全球首個國際紅樹林中心正式落戶深圳。中國將以國際紅樹林中心為平臺,廣泛開展生態保護與可持續發展國際合作與對話交流。 中國是“以竹代塑”的倡導者和實踐者。中國國家林草局與國際竹藤組織共同發起“以竹代塑”倡議,聯合召開首屆“以竹代塑”國際研討會,發布《“以竹代塑”全球行動計劃(2023—2030)》。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印發《加快“以竹代塑”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立“以竹代塑”產業體系。我國著力推進“以竹代塑”,竹產業發展跑出加速度,彰顯了我國推動綠色發展的決心。 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中國制定實施生態系統碳匯能力鞏固提升方案,加強林草碳匯標準體系建設,成立林草應對氣候變化標準委員會,參與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等國際磋商談判。持續擴大植樹造林種草,加大森林草原濕地荒漠系統保護修復力度,不斷提升生態系統吸碳儲碳能力。 參與了CITES公約重點議題,妥善處理穿山甲、亞洲象、石首魚等物種問題。開展候鳥遷飛通道保護監測調研,組織開展4條途經中國的候鳥遷飛保護工作。 廣泛開展合作交流,擴大中國朋友圈 孤舉者難起,眾行者易趨。生態治理和自然保護是全球面臨的共同挑戰和共同責任,勠力同心,攜手合作,才是人類共同之選。 新冠疫情防控轉段后,恢復國際合作交流與人員往來,國家林草局制定推進國家公園合作方案,用好感知系統,推動構建多層次、寬領域林草國際合作。開啟中美國家公園領域合作,舉辦“中法國家公園體系對話”。 服務大國外交,生態越來越受到重視。2023年,推動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植樹活動,為全球融資契約峰會提供服務,促進10余場元首外交活動涉林草事項落實。推進中美民間林草合作,以及中國-東盟、中國-中東歐、中德、中日、中歐林草合作。召開中德、中奧等一系列雙邊林業工作組或機制性會議,參與中歐環境與氣候高層對話機制、中美氣候磋商。 中國參與國際組織活動,持續推進國際組織合作。2023年,參加了亞太森林組織董事會第七次會議、第八屆世界荒地火災會議、國際竹藤組織第12屆理事會、聯合國糧農組織林委會30次會議、聯合國森林論壇第18屆會議。 大熊貓是我國特有物種,深受世界各國人民喜愛。我國先后與20個國家26個機構長期開展大熊貓合作研究,在提高瀕危物種國際保護合作、增進中外友誼、傳播生態文明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2023年,我國修訂了大熊貓出境相關規定,完善了相關管理辦法和技術標準。派出15個團組對19個國家23家境外合作機構的大熊貓繁育展示場館設施條件、飼養護理與疾病防治措施和大熊貓健康狀況等,進行了全面實地核查評估,情況良好。穩妥順利接回了17只到期到齡大熊貓。接回后的大熊貓受到精心照料、健康狀況穩定。與美國、奧地利、西班牙等國家積極開展大熊貓合作,繼續發揮大熊貓友誼大使的特殊影響力。大熊貓保護國際合作已經成為世界瀕危野生動物保護合作的范例。 積極支持和大力援助發展中國家的林草事業。2023年,國家林草局實施一批林草援外項目,開展37期林草援外培訓班,共培訓外國學員2183人次。成功舉辦發展中國家森林可持續經營暨南南合作政策部級研討班,組織赴埃塞俄比亞進行項目可行性研究。接待60多個國家相關人員來華交流研討林業工作,促進中非竹子中心援建項目確定新址。 “緊跟時代、放眼世界,承擔大國責任、展現大國擔當,實現由全球生態環境治理參與者到引領者的重大轉變。”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3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指出的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實現“四個重大轉變”中的一個。 生態文明建設關乎人類未來,是當今全球發展機遇,也是人類前行的方向。在生態文明建設新征程上,中國林草部門緊跟國家發展戰略部署,積極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擔重任、作貢獻!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