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25日,首屆廣東經濟林豐收節在茂名電白舉行,活動以“綠美廣東 林果飄香”為主題,活動上約50家林業龍頭企業攜經濟林產品參展。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原黨組成員、副局長李樹銘,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改革發展司原司長劉樹人,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改革發展司副司長蘇祖云,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駐廣州專員辦黨組書記、專員關進敏,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黨組書記葉智,廣東省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陳俊光,廣東省自然資源廳二級巡視員胡嘉暉,廣東省林業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華接出席本次活動。 政企攜手打造林下經濟發展靚麗名片 據了解,本屆廣東經濟林豐收節由廣東省林業局、茂名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茂名市林業局、電白區人民政府承辦。23日的開幕式上,進行了廣東省特色經濟林產業發展學術交流研討、經濟林發展成果展示、招商引資項目推介會暨文旅活動發布會。 作為近年來全省規模最大、規格最高、參展陣容最強的林下經濟盛會,本屆經濟林豐收節將通過特裝展示、產品展銷等方式,進一步宣傳廣東省經濟林發展和綠美廣東生態建設成效。廣東穗瑞農林發展有限公司、廣東新圓沉香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皂峰金花茶生態園有限公司、龍川綠油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乳源瑤族自治縣精潤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等來自全省各地的約50家林業龍頭企業將攜經濟林產品現場展銷。 近年來,廣東經濟林發展取得了積極成效。目前,全省經濟林總面積2572萬畝,實現產值851.11億元。本次活動,通過政企合作形式推廣綠色優質林特產品,著力把廣東經濟林豐收節打造成為全省乃至全國經濟林產品展覽展銷的重要品牌,打造成全面展示廣東省經濟林和林下經濟、林業產業現代化發展成果的亮麗名片。 陳俊光表示,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各地要上下聯動、部門協同,緊緊圍繞綠美廣東生態建設“六大行動”,加大財政統籌力度,創新投融資機制,建立健全社會資本參與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的機制。要堅持依靠群眾、發動群眾、組織群眾,因地制宜,拓展綠美生態空間,拓寬富民惠民渠道,全面提升人民生態福祉,切實增強老百姓的認同感、獲得感和幸福感。希望社會各界一如既往地支持、參與綠美廣東生態建設,共同行動起來,積極主動愛綠、植綠、護綠,全力推動綠美廣東生態建設,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蹚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廣東路徑,為奮力推動廣東在新征程中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貢獻力量! 茂名電白沉香節同期啟動 首屆廣東經濟林豐收節期間,茂名電白沉香節同期舉行,專家學者將針對沉香產業發展進行研討。茂名電白素有“中國沉香之鄉”美譽。據統計,電白區人工種植沉香林木面積約12萬畝,已形成七大類共100多種沉香產品鏈,全區沉香加工銷售企業達2800多家,從業人員4萬多人,年產值近 40億元,成為全國規模最大、品種最齊全、交易最活躍的沉香市場集散中心。 近年來,電白區積極探索電商發展模式和路徑,科技賦能推動沉香產業轉型升級,建立廣東首個“木作文玩”抖音電商直播運營中心——抖音電商珠寶文玩行業茂名維基運營中心,并配套建設專業木作文玩類BIC檢測中心、一體化供應鏈中心、60間共享直播間及成熟的商家運營、培訓服務中心等。同時,電白區通過“協會+香農+電商”的模式直播帶貨,講述電白沉香故事,宣揚電白沉香品牌,激發消費者購買欲。值得一提的是,“電白沉香”榮獲全國首屆鄉村振興品牌節暨賦能計劃的“鄉村振興賦能計劃——電商助農典型案例”。 東莞、深圳、廣州林業產業總產值均超千億元 近年來,廣東省基本形成了較完整的林業產業體系,產業集中度持續提高,產業區域化、專業化特征日益突出,形成了以東莞、深圳、廣州3個地市為代表的林業產業總產值均超千億元的產業集群和產業帶,資源優化整合和集聚輻射效果明顯。 截至2022年底,全省森林面積1.43億畝,森林覆蓋率53.03%。現有國家林業產業示范園區1個(德慶)、廣東省林業特色產業發展基地20個;國家森林康養基地5個,國家林下經濟示范基地18個;國家林業重點龍頭企業35家。 下一步,廣東將持續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圍繞綠美廣東生態建設“六大行動”“三大效益”,依托“互聯網+”、“物聯網+”等信息化技術促進林業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重點推動油茶、竹子、中藥材、經濟林果等優勢特色產業發展,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培育和推廣多種“龍頭企業+”利益聯結模式,統籌打造“粵林+”等產業品牌,提高綠美廣東經濟效益。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