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災減災救災等應急管理重要論述精神,牢固樹立底線思維和風險意識,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關口前移和問題導向,加強災害防治能力建設,加大災害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力度,從源頭上防范化解安全風險,為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營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下面為您整理了一些突發環境事件知識,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為防止突發環境事件升級或擴大,減少事件造成的損失和影響而做的提前準備和保障。 ①縣級以上地方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應當根據本級人民政府突發環境事件專項應急預案,制定本部門的應急預案,報本級人民政府和上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備案; ②環境污染可能影響公眾健康和環境安全時,縣級以上地方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可以建議本級人民政府依法及時公布環境污染公共監測預警信息,啟動應急措施; ③縣級以上地方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應當建立本行政區域突發環境事件信息收集系統,通過“12369”環保舉報熱線、新聞媒體等多種途徑收集突發環境事件信息,并加強跨區域、跨部門突發環境事件信息交流與合作; ④應當建立健全環境應急值守制度,確定應急值守負責人和應急聯絡員并報上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 ⑤應當定期對從事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管理工作的人員進行培訓; ⑥應當設立環境應急專家庫; ⑦加強環境應急能力標準化建設,配備應急監測儀器設備和裝備,提高重點流域區域水、大氣突發環境事件預警能力; ①按照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的規定,在開展突發環境事件風險評估和應急資源調查的基礎上制定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并按照分類分級管理的原則,報縣級以上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備案; ②將突發環境事件應急培訓納入單位工作計劃,對從業人員定期進行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知識和技能培訓,并建立培訓檔案,如實記錄培訓的時間、內容、參加人員等信息; ③定期開展應急演練,撰寫演練評估報告,分析存在問題,并根據演練情況及時修改完善應急預案; ④應當儲備必要的環境應急裝備和物資,并建立完善相關管理制度。 ①通知相關部門履行法律責任的統一監管; ②向本級人民政府和上級生態環境部門報告; ③開展環境應急監測工作; ④向毗鄰地區政府、生態環境部門通報; ⑤適時向社會發布突發環境事件信息; ⑥做好應急處置各項工作; ⑦對突發環境事件進行調查處置工作; ⑧協調處理污染損害賠償糾紛。 ①必須立即采取清除或減輕污染危害措施; ②向當地生態環境部門和有關部門報告事故發生情況; ③及時向可能受到污染的單位和居民進行通報; ④為事故應急救援提供技術指導和必要協助; ⑤協助維護應急現場秩序,保護與突發環境事件相關的各項證據; ⑥接受有關部門調查處理,承擔相應賠償。 ①在排除現場沒有爆炸氣體、使用手機或電話沒有危險的情況下,立即撥打12369、12345、110、119或當地政府生態環境部門應急電話,說明事發詳細地點、區域和污染現象、聯系人電話; ②不要現場圍觀,突發環境事件應對期間服從政府的各項指令和安排; ③相信政府權威信息,不信謠不傳謠; ④互幫互助互愛,奉獻個人力量共同應對突發環境事件。 來源:廣東省環境保護宣傳教育中心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