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是農業發展的基礎,是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前提。今年以來,我省安全事故多發,長沙街道深刻吸取近期安全事故教訓,有效防范和遏制農業領域安全事故發生,始終將安全生產放在重要位置,認真做好轄區安全生產工作,消除各類安全風險,為農業豐收奠定堅實基礎。 夯實組織領導,構建安全生產責任體系 農業安全生產涉及面廣、任務繁重,需要強有力的組織領導作為支撐。長沙街道成立了以分管領導為組長的農業安全生產工作領導小組,明確農辦和各村、社區的職責分工,形成了“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定期召開農業安全生產工作會議,分析形勢、研究問題、部署任務,確保各項工作有序推進。 加大紅火蟻宣傳教育,提升安全生產意識 紅火蟻是重大外來入侵有害生物,廣泛分布于山林、草坪、公園綠地、田間等區域,對人居環境和農業生產構成較為嚴重的潛在威脅。隨著氣溫回升,又到了紅火蟻高發期,長沙街道高度重視,一方面,積極參加紅火蟻防控技術暨農藥監督管理培訓班,通過培訓學習農藥監督管理平臺知識和紅火蟻防控要點,進一步掌握了紅火蟻識別、防控及救治方法;另一方面,落實紅火蟻防控餌劑接收和使用,通過對村居房前屋后、田園菜園、等重點區域實施全域巡查,系統開展紅火蟻現場監測、施藥撲殺等紅火蟻防控相關工作。根據“發現一窩,處理一窩”原則,將藥劑精準撒于蟻巢附近,形成包圍圈,有效遏制其擴散蔓延,將紅火蟻災害的發生扼殺在日常管理。 嚴格安全生產執法,鏟除安全風險隱患 隱患是事故的根源,加強監管執法是消除隱患的關鍵。長沙街道建立了常態化的農業安全生產監管執法機制,定期組織農業、執法、自然資源等部門開展聯合執法檢查,對農業生產資料經營門店、設施農用地、農業企業等進行全面排查。重點檢查農藥、化肥、種子等農資產品的質量安全,農機具的安全性能,農產品加工企業的生產環境等,對檢查中發現的安全隱患,逐一建立臺賬,明確整改責任人、整改措施及期限,實行跟蹤督辦。今年以來,共檢查各類農業生產經營主體35家次,排查整改安全隱患16處,有效遏制了農業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 強化監督利劍,筑牢漁船安全思想堤壩 禁漁期是漁業捕撈生產的“暫停期”,更是漁業安全能力提升的“充電期”。長沙街道緊抓這一關鍵窗口,針對轄區漁船實際情況,積極開展禁漁期宣傳及漁業安全生產檢查工作。檢查中,工作人員逐一登船,重點對漁船的電氣設備、救生消防設施、通訊導航設備、防碰撞系統、人員值班情況等進行檢查,對發現有安全隱患的漁船,現場下發整改通知,要求船主嚴格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限期整改到位。工作人員還向漁民講解漁業安全生產相關法律法規,介紹禁漁期的重要意義和具體要求,引導漁民自覺遵守禁漁期相關規定,主動配合管理,共同促進漁業可持續發展。同時,針對本轄區注冊登記但長期在異地生產生活的漁船,開展上門探訪,并掌握漁民具體情況,進一步用心做好漁民服務。 提高農機安全意識,保障機具安全順暢 “三夏”期間為農機安全事故高發期,特別是在強降雨、強對流和臺風等不利天氣下,若采取濕地搶收、夜間作業、緊急轉場、應急烘干等措施,農機安全事故風險較高。長沙街道充分認識“三夏”期間農機安全生產工作的復雜性和嚴峻性,聚焦重要場所和重點人群,對照《農業機械安全生產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從嚴排查和處置農機安全生產重大事故隱患,提醒作業人員作業時要選擇合適的路線和速度,防止發生作業事故。同時提醒機手時刻注意周邊輔助人員和設備,避免作業或轉彎、掉頭時發生人身傷害,堅決遏制農機安全生產重特大事故發生。 在未來的日子里,長沙街道將繼續秉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不斷創新工作方法,提升管理水平,努力開創農業安全生產工作新局面,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貢獻更大的力量!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