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確保赤坎鎮居民能盡快投入到新的生產生活,赤坎古鎮華僑文化展示旅游項目新區建設步伐不斷加快,各項工程建設取得新進展。今天,來看看赤坎新區驚艷的建筑——安置房(二期)。
安置房(二期)項目于2019年6月正式開工,2020年1月首幢封頂。一年多時間,從無到有,平地起高樓,讓人看到了工程建設的速度。
據安置房(二期)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施工過程中,在堅持高標準嚴要求、確保質量的前提下,施工方加大了對人力和材料的投入,優化施工工序、工藝,同時加強各方組織管理,減少溝通內耗,也強化了工作強度和效率,讓工程建設快馬加鞭。
安置房(二期)總建筑面積9萬多平方米,包含住宅和商業兩部分,住宅分6種戶型,規劃476戶。另外還有公共設施、地下停車場等配套。共分七棟建筑,均為18層住宅樓,配置一層地下停車庫;商業區為3-5層的商業樓,同樣配置地下停車庫。
經過緊張建設,目前,整體項目已完成85%,主體工程(7幢樓房、商業區)已基本建好,正在進行室內裝修工程,預計年底可完工,以最美“姿態”展示在大家面前。
同為赤坎新區重要組成部分,與安置房(一期)相比,安置房(二期)有不少亮點。除了配備消防通道、實行人車分流等各項基礎設施之外,安置房特別注重打造社區人文元素,以康養的理念,在戶型、空間、朝向等方面進行了適當的優化,在建筑風格上,呈現民國時期別樣的生活情調。如今,商業區別樣的“騎樓”已經成型,十分有特色,頗具“赤坎味道”。
在做到將商業與住宅完美融合的同時,安置房(二期)還對接未來赤坎巨大的旅游消費能力,優化對商業區的布局,以綜合商業體的模式來去打造,計劃建設超市、餐飲、精品百貨、電影院等配套,為居民打造一個舒適便利、優美宜居的生活環境。
去年以來,作為赤坎文脈,傳承發展華僑文化的赤坎新區,多項重點工程陸續開工建設,公共服務配套設施、市政配套方面項目建設取得重大進展,醫院、學校、規劃展示館等工程已經投入使用,新區城鎮化雛形已現。
赤坎古鎮項目新區建設漸入佳境。事實上,不僅僅安置房工程陸續建成,近兩三年以來,赤坎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行走在赤坎鎮新區隨處可見工地工人忙碌的身影。古鎮區域圍蔽進入全面施工階段,騎樓修繕工作正在有條不紊開展當中。
而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下,赤坎以發展赤坎古鎮項目為平臺,充分發揮旅游業帶動作用與乘數效應,發展鄉村旅游項目,帶動鄉村相關產業振興,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并大力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建設美麗鄉村,打造一個富有僑鄉特色的智慧小鎮、綠色小鎮和人文小鎮。
相信不久之后,就能看到赤坎新區與古鎮區功能錯位,業態互補,煥發比翼齊飛的獨特魅力。
更讓人期待的,在粵港澳大灣區戰略背景下,赤坎經濟社會發展迎來重大發展機遇。開平市提出以赤坎古鎮項目為載體,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重大平臺,坐享天時。泛珠三角有4億多人口,赤坎古鎮作為華南地區唯一的大型古鎮休閑旅游項目,占盡地利。開平市舉全市之力推進赤坎古鎮項目,并得到海內外鄉親的大力支持,享盡人和。可以說,赤坎古鎮項目發展正其時,天時地利人和,期待赤坎古鎮項目建設有更多驚喜,取得更大的成績,惠及更多群眾。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