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今年第6號臺風“韋帕”逼近,蒼城鎮黨委、政府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以最高標準、最嚴要求、最實舉措,迅速打響防御臺風“韋帕”攻堅戰,全面構筑起守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銅墻鐵壁”。 高位統籌,織密防臺“責任網” 7月19日至20日,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馮健楚、開平市副市長梁俏筠先后率隊前往蒼城鎮,對應急辦避難場所、重點企業及更鼓樓水庫、建筑工地等關鍵部位開展防臺風督導檢查,并提出以下三點要求:一是牢固樹立底線思維,嚴格落實“應轉盡轉、應轉早轉”要求,確保危險區域人員全部安全轉移并妥善安置。二是堅決克服麻痹思想和僥幸心理,以“寧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萬一”的嚴謹態度,強化 24 小時值班值守,確保臺風期間各項防御工作無死角、無疏漏。三是深入開展隱患排查,重點加強地質災害隱患點、危舊房屋、建筑工地等關鍵部位的巡查排險,做到隱患早發現、早處置。 未雨綢繆,打好防御“組合拳” 全面啟動防汛防臺風應急響應機制后,全鎮上下迅速進入防風狀態,嚴格落實24小時值班值守和領導帶班制度,確保指揮調度系統高效運轉、政令暢通。落實鎮級搶險救災應急隊伍、村(社區)防汛搶險隊、消防隊前置備勤,全面做好搶災救險準備。實時跟蹤雨情、水情、汛情動態變化,加密會商研判頻次,發揮“鎮-村-企”三級聯動機制,保證防汛指令即時傳達、快速響應。 全域排查,筑牢安全“防護堤” 蒼城鎮領導班子成員、駐村干部、村(居)兩委干部全員下沉一線,從早從嚴從實推進各項防御工作,對低洼易澇區、河流水庫、危舊房屋、建筑工地、地質災害風險點等重點區域實行拉網式、滾動式巡查,風險隱患逐一銷號。扎實做好困難人員及危險區域人員的轉移安置工作,及時開放群眾應急避護場所18家,儲備應急搶險物資,確保應轉盡轉、不漏一人,目前共轉移安置群眾35人。 立體宣傳,構建全民“防風墻” 廣泛開展“敲門行動”,全面宣傳普及防風防汛具體措施和應急處置知識,通過應急喇叭、微信群、入戶宣傳等多種方式,滾動推送臺風動態和天氣預報信息,持續進村入戶走訪宣講防風防汛知識,實現宣傳全覆蓋;并重點走訪轄區內低保戶、殘疾人、獨居老人等特殊群體,面對面講解臺風動態、暴雨防范措施和緊急聯系電話,增強群眾安全防范意識,確保宣傳“不漏一戶、不落一人”,為群眾生命安全織密防線。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