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翻修,許巍一家的房子煥然一新。 光線亮了,外觀美了,再也不怕滲水了。新修的房子住得很舒服,真心感謝‘紅心暖城’!”昨日,蒼城鎮樓田村村民許巍(化名)滿懷感激地說道。 許巍口中的“紅心暖城”,是蒼城鎮委、鎮政府打造的公益品牌項目。該項目通過匯聚社會各界的愛心力量,專門為該鎮困難群眾提供精準幫扶,切實解決他們的生活難題。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如何兜住、兜準、兜牢民生底線,讓民生保障更加有力有效、高質量發展更具溫度,是擺在各級政府面前的重要課題。蒼城鎮“紅心暖城”公益項目的成功實踐,提供了一個生動的范例。 推進精準幫扶 解決群眾“急難愁盼” 許巍和妻子早年在東莞打工,育有一兒一女,日子過得雖不寬裕卻也安穩。3年前,許巍的父親因病離世,不久后,妻子又確認患有鼻咽癌。多年工廠勞作的艱辛,也讓許巍身患疾病。夫妻倆最終決定離開東莞,回到位于蒼城鎮樓田村的老宅。 “老宅是父輩用泥沙夯筑的,工藝老舊,墻面掉渣、雨天漏水,電線像蜘蛛網一樣掛在梁上,一返潮就可能漏電。”許巍說,失去穩定收入后,夫妻倆靠家庭作坊維持生計,收入并不穩定。 “我們在開展精準摸排時,發現了許巍一家的困境,隨后,我們立即聯動‘紅心暖城’精準幫扶專項小組,啟動幫扶。”樓田村黨總支書記謝錦倫說。 專項小組接到村委會的情況反映后,立即走訪了許巍一家。“紅心暖城”公益項目負責人、蒼城鎮婦聯專職副主席張惠金說:“看到他們家確實特別困難,我們第一步就是為他們申請低保補助,確保基本生活有保障。” 低保補助只能解決溫飽問題,許巍一家居住的老宅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隱患,需要盡快改造。為此,“紅心暖城”精準幫扶專項小組聯系了此前曾參與幫扶的建筑公司,對許巍家的房屋進行全面翻新。2023年8月,新房翻新工程順利完工并通過驗收。原本泥濘的地面鋪上了地板,斑駁的墻面被粉刷一新,裸露的電線也被包裹起來,屋內還安裝了節能燈,整個家煥然一新。“建筑公司十分貼心,幫我們重新規劃了房屋布局,把二樓陽臺改成了套間。現在,兒子和女兒都有了自己的房間,再也不用擠在一起了。”許巍感激地說。 許巍一家的改變,是“紅心暖城”公益項目的成果之一。針對傳統幫扶方式不夠精準、申請補貼周期比較長等問題,2020年,蒼城鎮創新幫扶機制,推出“紅心暖城”公益項目,精準、及時幫助有需要的群眾。 為了讓項目真正發揮實效,蒼城鎮組建“紅心暖城”精準幫扶專項小組,統籌調度財政部門、民政部門、婦聯等多個關鍵機構的力量,形成合力。同時,專項小組深入基層,細致入微地調查核實困難家庭的實際情況,以保障幫扶資金能夠迅速審批、撥付到位,真正實現“雪中送炭”,讓溫暖直抵民心。 這一機制很快得到了各村委會的積極響應。“村里誰家困難,村委會最清楚。現在,村干部一發現困難戶,就主動聯系我們。我們核實情況后,迅速開會研究并撥付資金。”張惠金說。對于一些特別緊急的情況,實行特事特辦,先打款救助,后補辦手續,確保困難群眾能夠第一時間得到幫助。“最快的時候,當天就能撥款。”張惠金說。 資金使用透明 愛心持續傳遞 慈善公益需要堅實的經濟支撐,資金哪里來? “關鍵是要把愛心調動起來,凝聚起來。”張惠金說。為此,蒼城鎮政府采取雙管齊下的策略:一方面,成立慈善基金會,為幫扶工作提供穩定的資金支持;另一方面,積極與愛心企業和社會人士建立聯系,爭取更多支持。蒼城商會秘書長羅創平對此深有感觸:“政府提出新的幫扶項目時,我們商會的企業都非常樂意資助。這不僅因為‘紅心暖城’公益項目的運行機制透明高效,更因為幫扶對象都是蒼城鎮的居民。” “精準幫扶資金的來源包括蒼城商會及其會員企業、本鎮鄉親、社會熱心人士、外地熱心企業等,還有鎮政府的財政支持。”張惠金介紹道。其中,企業家關杰初、吳綺蘭伉儷長期大力支持蒼城鎮“紅心暖城”公益項目,為當地民生改善作出了貢獻。 據悉,為確保資金使用的透明性和規范性,蒼城鎮專門為“紅心暖城”公益項目設計了一套軟件系統,詳細記錄每一筆幫扶資金的來源、用途和效果。誰在什么時候幫助了誰、幫助了什么、幫助了多少、效果如何,這些信息都一一記錄在案,真正做到公開透明。 如何讓社會愛心持續?蒼城鎮的答案是:做好愛心反饋,讓熱心人感受到成就感。 “供電局的叔叔阿姨們,感謝你們對我的幫助,我一定會好好學習,將來報答社會……”翻開“紅心暖城”慈善畫冊,一封封孩子們的感謝信令人動容。“孩子的感情最真摯、最純粹。看到他們的成長,我們感到無比欣慰。”開平供電局黨委委員唐信感動地說。 近年來,開平供電局積極參與公益事業。“幾年前,我們去蒼城鎮幫群眾辦理供電業務時,偶然聽說了‘紅心暖城’,雙方一拍即合,成為長期合作伙伴。”唐信回憶道。2021年以來,開平供電局已對接幫扶蒼城鎮5戶家庭的12名困難學生。截至2024年6月,累計幫扶金額達10.9萬元。 “每年,我們都會去看望幫扶的學生,看著他們的學習和生活一年比一年好,我們特別有成就感。”唐信說。 獻愛心雖不求回報,但看得見、摸得著的正向反饋,無疑能讓愛心者的熱情更加持久。通過精準幫扶、透明運作和暖心反饋,“紅心暖城”公益項目不僅解了困難群眾的燃眉之急,更讓愛心在社會中不斷傳遞,形成良性循環。 品牌深入人心 力量匯聚成河 困難兒童收到了人生第一套定制書桌,危房戶搬進了粉刷一新的安居房,面臨生活困難的單親媽媽獲得了暖心慰問金……在蒼城鎮,“紅心暖城”已成為家喻戶曉的品牌公益項目,成效有目共睹。有了困難,大家總是第一時間想到“紅心暖城”。 隨著項目影響力的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社會力量主動加入奉獻愛心的行列,澳門企業家聞訊而來,主動伸出援手;本地企業積極響應,慷慨解囊,“紅心暖城”讓零散的愛心力量匯聚成河。 如今,“紅心暖城”公益項目已從最初的困難救助,拓展到全方位的民生服務,參與了“一河兩岸”改造、南門橋擴建、道路“白改黑”工程等民生項目。此外,還舉辦了多場慈善專場活動,進一步拓寬公益服務的深度與廣度。例如,在去年開展的專場活動中,廣東建邦興業集團有限公司捐資近百萬元,為蒼城鎮中心小學建設候車亭、捐贈300套學習桌椅,資助15名品學兼優的學子,并為2戶困難家庭重建“安居房”,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企業的社會責任。 目前,“紅心暖城”公益項目已舉辦幫扶活動65場、專場活動30場,投入幫扶資金316.87萬元,惠及群眾1391人次。該項目累計收到民生工程慈善資金超2500萬元,為當地民生改善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隨著公益服務的觸角不斷延伸,“紅心暖城”如同一棵扎根沃土的大樹,讓更多困難群眾感受到溫暖。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