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充分發揮基層黨建的核心引領作用,提升“百千萬工程”基層服務功能,蒼城鎮堅持黨建“一面旗”引領基層治理“一盤棋”的工作總思路,以黨群聯席會議為載體,通過干部與群眾面對面交流、心貼心對話,切實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激發群眾參與社區治理的熱情,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構建起黨建引領下的多元共治格局。 視察調研聽民聲 譜好會前“進行曲” 蒼城鎮各村(社區)以群眾呼聲為第一信號,在黨群聯席會議召開之前,組織干部深入基層實地調研,了解民情,聽取民聲。一是推動“問題找上門”向“出門找問題”轉變。通過座談交流、實地調研、入戶走訪等方式深入群眾一線,傾聽群眾呼聲,了解群眾訴求。二是把群眾的“問題清單”變成“幸福清單”。將群眾訴求匯總并進行分揀梳理,整理成清單,對于社區能解決的簡單訴求直接答復解決,而需要上級支持和群眾配合的事項則納入黨群聯席會議來討論商議。 集中討論聚民意 譜好會中“協奏曲” 村(社區)黨群聯席會議是討論決定村(社區)內涉及群眾利益重大事項和重要工作的決策會議。根據直聯機制,各村(社區)駐點領導和干部、黨員代表、群眾代表等多方力量聯合參與黨群聯席會議。會上,干部和各位代表對會前歸納整理的議題各抒己見、建言獻策;對現場提出的需求認真聆聽、仔細研究。無論問題大小,在綜合群眾意見和智慧后,村(社區)駐點領導和干部向現場與會人員作出表態,根據建議內容明確反饋時間,力爭實現把群眾的事“提”上聯席會、“議”在聯席會、“解”在聯席會的目標,形成“有問題一起議、有困難找黨幫”的黨群共治模式。 落實行動解民憂 譜好會后“圓舞曲” 依托黨群聯席會議討論研究形成的解決方案和進度節點,蒼城鎮各村(社區)圍繞“細化分工、強化責任”的工作思路,實行專人、專項、專責推進各項工作落實落細、取得實效。能短期內解決的,立說立行,緊抓快辦;短時間難以解決的,列入掛賬管理,明確掛賬事項范圍、標準、程序,實行動態掛賬銷賬和監督提醒機制;需要多部門協同解決的,督促干部積極與上級有關部門溝通協調,聯合行動,限期解決到位。對于已辦結的事項,各村(社區)“兩委”干部還會通過電話、入戶等方式跟蹤回訪,及時了解群眾對該事項處理結果的滿意度,逐步引導群眾主動提意見、說想法,進一步強化群眾參與基層治理的意識。 民生福祉新提升 共唱同心“主旋律” 近年來,依托各村(社區)黨群聯席會議反饋的問題清單,蒼城鎮凝聚多方力量,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決。 一是不斷提升基層治理效能。實行矛盾糾紛網格化治理,推進矛盾糾紛調解工作高效規范運轉,截至2023年8月30日,共開展社會矛盾糾紛排查15次,排查出矛盾糾紛13宗,成功調處10宗;積極實施“積分制”鄉村治理模式,將鄉村治理各項事務轉化為數量化指標,調動村民積極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積極性,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鄉村治理新格局。 二是深入推動人居環境整治。集中開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對危舊房、廢棄豬牛欄、亂搭亂建和殘垣斷壁等進行了集中拆除。由鎮村統一規劃,因地制宜改建成各村四小園,實現鎮域環境的亮化、凈化和美化,目前四小園共建12個,清理房前屋后、村巷道雜草雜物等5446處,拆除危房、舊房等340多間,整治垃圾亂扔亂放、污水亂排亂倒等843處。 三是持續開展紅心暖城系列慈善活動。著力構建黨政主導、多方參與、協同治理的社會救助工作格局,大力做好社會救助兜底保障工作。截止今年上半年,鎮幫扶困難學生227人次,發放助學金52.76萬元;住房幫扶9戶約82.1萬元。各村(社區)累計慰問患病群眾331人次,發放慰問金27.39萬元。 蒼城鎮始終堅持尊重人民主體地位,樹牢群眾觀點,貫徹群眾路線,在高質量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用心用情用力辦好民生實事,切實解決關系人民切身利益的問題,用一批民生實事、好事交出一份民生答卷。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