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12日,蒼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潭碧冬瓜”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核準注冊(注冊號:51040154),獲批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這是繼“大沙天露茶”之后,開平市獲得的第二個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也是蒼城鎮首個國家地理村志證明商標。不禁讓蒼城人自豪的說一句:厲害了,我的瓜! “潭碧冬瓜” 名揚千里 據《開平縣志》記載,潭碧冬瓜種植有200多年之久,是僑鄉著名的鄉土特產品牌,是廣大華僑華人的“思鄉菜”。潭碧冬瓜因主產區在開平市蒼城鎮潭碧村而得名,從上世紀開始潭碧村就家家戶戶種植,并開始規模化種植,產品質量突出,個矮,肉厚瓤少,肉質堅實,口感脆甜。近年來,蒼城鎮和潭碧村積極推廣“潭碧冬瓜”這個傳統品牌,營造了良好的農村農業商標品牌建設氛圍,2008年潭碧冬瓜被列入開平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排除萬難 成功申報 2020年以來,蒼城農業部門深入田間地頭走訪調研,通過實地查看和咨詢種植戶、村干部等方式詳細了解潭碧冬瓜的規模、產量、市場銷售等情況。同時,開展針對性商標知識培育指導工作,帶動種植戶提高對商標品牌和食用農產品質量的認識,營造出良好的農村農業商標品牌建設氛圍。 2020年7月,蒼城鎮以蒼城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為申報主體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出注冊“潭碧冬瓜”為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的申請。2020年11月6日由于“潭碧冬瓜”與某企業的第48132956號“潭碧”(31類:新鮮蔬菜)商標近似,該申請被國家知識產權局駁回。2021年9月29日,蒼城鎮再次啟動“潭碧冬瓜”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申請工作,組織專業商標代理服務機構對被駁回申請進行分析研究,完善申請策略。 一是安排鎮農業部門收集潭碧冬瓜的歷史記錄、種植生長地理條件等資料,完善“潭碧”地理特征和“冬瓜”產品品質的關聯性,做好再次申請的研判和籌備工作。 二是聯合開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獲取市政府支持,并以開平市人民政府的名義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出《“潭碧冬瓜”商標注冊申請審查意見中提出的“潭碧”商標在先權問題的回復與懇請》,展現地方政府對該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的重視及需求。 三是與持有上述近似商標的所有人積極協商落實,注銷近似商標,掃清“潭碧冬瓜”的申請障礙。期間,市監局為蒼城“潭碧冬瓜”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的注冊全過程提供“保姆式”服務,指導申請人做好材料、流程、時間節點、申請條件及注意事項等五方面工作,并及時將近似商標的注銷證明材料提交至國家知識產權局。 經過兩年多的努力,“潭碧冬瓜”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終于成功注冊。這對于加強“潭碧冬瓜”原產地保護,進一步打響“潭碧冬瓜”商標品牌,提升農產品附加值和維護市場聲譽,增加農民收入,實現鄉村振興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近年來,蒼城積極響應廣東省“一村一品,一鎮一業”政策需求,建設多個一村一品項目,培育出一個又一個的三品一標產品,獲得相應政策扶持,把握政策機遇,實現蒼城鎮由蔬菜生產大鎮向蔬菜產銷強鎮轉變。目前,蒼城正致力于江門市現代“種業長廊”建設,獲批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無疑是讓蒼城離目標又近了一步,培育一批又一批優質種業企業,積極打造屬于自己的僑鄉品牌,抓好鄉村振興干部隊伍建設,培養一批農村實用人才,推進種業的高質量發展,推動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為蒼城添磚加瓦。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