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平市百合鎮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
確權登記頒證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開平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開平市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實施方案的通知》(開府辦[2015]50號)文件精神,切實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以下簡稱“確權登記頒證”),根據我鎮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保持現有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建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制度,明晰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歸屬,強化對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物權保護,依法賦予農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切實保護廣大農民的合法權益,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我鎮深化農村綜合改革,推進新型城鎮化和建設幸福新農村提供制度保障。
二、確權登記頒證范圍、對象和起止年限
(一)確權登記頒證范圍。全鎮范圍內所有權權屬清晰、由農戶家庭承包經營的所有耕地。對于現在所有權權屬仍然不清晰或存在爭議的農村土地,要先依法確定所有權,然后開展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
(二)確權登記頒證對象。以二輪土地承包臺賬、合同和權證登記在冊的農戶家庭成員為主,兼顧現時享有土地收益分配資格的其他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確權登記到戶(農戶)。
(三)確權登記頒證起止年限。本次確權登記頒證,不是對承包地的重新調整和分配,而是對現有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的完善和確認。確權登記頒證的起止年限與原二輪土地承包合同的起止年限不變,最后期限統一登記到2029年12月31日。
三、目標任務
確權登記頒證是依據有關法律法規,主要以二輪土地承包臺賬、已簽訂的土地承包合同和已頒發的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為基礎,以現代測繪技術和信息技術為手段,通過收集資料、制作底圖,外業調查、內業處理,張榜公示、簽印確認、審核頒證等程序,由鎮農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門對家庭農戶承包土地的地塊、面積、空間位置等信息及其變動情況記載于登記簿,用省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統一印制的新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加蓋開平市人民政府印章后頒發到農戶。重點解決承包地塊面積不準、四至不清、空間位置不明、登記簿不健全等問題。實現承包地面積、承包合同、經營權登記簿、經營權證書“四相符”,承包地地塊、四至邊界、承包合同、承包經營權證書“四到戶”。加強和規范確權檔案管理,做好各方面材料的歸檔利用和驗收移交,確保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調處與確權登記頒證工作記錄完整,有據可查,經得起歷史考驗。建立健全農村土地承包管理信息系統和檔案管理制度。
四、基本原則
(一)確保穩定原則。要妥善處理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系,在堅持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和保持現有土地承包關系基本穩定的前提下,以二輪土地承包臺賬、已簽訂的土地承包合同和已頒發的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為基礎,開展確權登記頒證,進一步明晰土地承包經營權歸屬,確認農民對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以及依法處置等權利,強化物權登記管理。不得借機違法調整收回農戶承包地,更不能打亂重分、另起爐灶。要切實維護婦女的土地承包權益,妥善解決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的歷史遺留問題,積極化解農村涉地矛盾糾紛,維護農村社會和諧穩定。在具體工作中,要堅持做到“三不變,一嚴禁”:原承包戶承包地塊不變,原土地承包關系不變,原二輪土地承包合同的起止年限不變;嚴禁借機違法調整收回農戶承包地。
(二)因地制宜原則。確權登記頒證必須堅持以“確地”為主。既要充分考慮不同地區、不同類型的土地承包經營現狀,因地制宜,分類指導,不搞“一刀切”,避免簡單化,又要突出問題導向、分清輕重緩急,按照先易后難、穩步推進的思路,對權屬清晰的先確權,有爭議的先調處后確權,對情況復雜、矛盾突出、政策方面一時把握不準、研究不透的,保持現狀,留待后期處理。對由集體統籌經營但實際已改變用途的耕地,可考慮按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按所持股份比例或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認可的其他方式進行確權到戶。
在推進工作過程中,我鎮土地確權辦法建議按以下三類進行處理:一是對承包臺賬、合同和權證等檔案資料齊全,權屬關系清晰,無爭議的,嚴格按規定程序確權登記頒證到戶(相當于換證處理);二是對承包臺賬、合同和權證等檔案資料齊全,權屬關系清晰,但地形地貌已全部改變,一時難劃清邊界的,可在民主協商的基礎上,征得相關權屬人同意,可先按規定程序大面積確權后,再按比例折算成畝數和大致方位登記頒證到戶;三是對現時仍由農村集體統一經營的耕地以及其他農用地(主要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依法預留的機動地,以及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溝、荒丘、荒灘、農田水利留用地等農村土地),按現行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制度規范管理,不需要確權登記發證。
(三)依法依規原則。嚴格執行《土地管理法》、《農村土地承包法》和《物權法》等有關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的規定,參照《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管理辦法》規定的登記內容和程序開展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法律政策有明確規定的,嚴格執行;沒有明確規定的,依照法律政策基本精神,結合當地實際,充分尊重基層和農民群眾的首創精神,合情合理作出具體規定。要認真繪制農戶承包地塊位置圖,明確承包土地的面積、空間位置和權屬等,并將農戶承包地成圖、登記、造冊,真正把農民的土地權利確權固化到農戶。
(四)農民主體原則。確權登記頒證所有工作程序都必須充分尊重農民的主體地位、得到農民的認可和接受。要把發動農民群眾參與擺在重要位置,通過深入細致的宣傳動員和解釋說明,做到家喻戶曉、釋疑解惑。工作中碰到的具體矛盾和問題,要充分依靠集體經濟組織成員,通過民主議事、民主協商和民主決策的辦法來解決。各村委會和各有關部門可以引導、指導,但不能替民作主,更不能篡改民意,粗暴行政。
(五)分級負責原則。鎮是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的主要組織實施主體,村委會是具體實施主體。相關職能部門要密切配合、強化協作,形成合力,共同推進。鎮負責制定總體工作實施方案,指導各村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并督促落實。村委會根據具體工作方案,負責指導、支持各村小組開展實施工作,接受上級有關部門督促檢查和考核驗收。
五、工作內容
(一)清理核實農村土地承包檔案。以二輪土地承包以來建立的農村土地承包檔案為基礎,對農村土地承包底冊進行全面清理核實,全面摸底查清本轄區內農村土地承包合同、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簿、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等相關情況。
(二)查清承包地塊面積和空間位置。在對土地承包情況進行摸底調查的基礎上,以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成果為基礎,以依法按政策簽訂的土地承包合同、發放的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和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成果等為依據,采用圖解、實測、檔案資料整理或其他簡便易行的方法,開展土地承包經營權權屬調查勘測,查清承包地塊面積、四至和空間位置。測繪結果經村委會公示、鎮審核后,作為確認、變更、解除土地承包合同以及確認、變更、注銷土地承包經營權的依據。
(三)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簿。依據《農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規,建立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簿。已建立登記簿的,要進一步健全、充實完善承包地塊的面積、四至、地類和空間位置;未建立登記簿的,要在現有土地承包合同、證書的基礎上,結合本次確認的承包地塊、面積和空間位置等登記信息,建立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簿。
(四)加強承包經營權變更、注銷等日常管理。在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簿的基礎上,規范開展土地承包合同變更、解除以及土地承包經營權變更、注銷等日常管理工作,按照省農業廳確認的證書樣式,頒發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
(五)做好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資料歸檔。嚴格執行土地承包檔案管理規定,實現同步部署、同步檢查、同步總結、同步驗收。堅持分級管理、集中保管,建立健全整理立卷、分類歸檔、安全保管、公開查閱等制度。
(六)實施土地承包經營信息化管理。建立土地承包基礎信息數據庫,將確權登記信息錄入管理信息系統,實現農村土地承包合同、土地流轉合同、土地承包經營權證、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簿的信息化管理,確保測繪數據的安全及管理信息系統日常運轉。建立健全土地清查、經營權登記、經營權流轉、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以及檔案管理等各項工作制度。
六、工作步驟
(一)制定方案。鎮按市總體實施方案的要求,結合本地實際,制定本轄區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方案;村根據鎮工作方案,制定本村具體實施方案,并經本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會議表決通過后,在村務公開欄進行公示,公示期為7天,無異議后再具體組織實施。
(二)宣傳培訓。以公開信、宣傳單、橫幅等多種形式,加強土地承包經營法律法規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的宣傳,讓各級干部、農民群眾充分認識開展確權登記頒證的目的、意義,充分調動廣大農戶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適時召開鎮、村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動員會。重點培訓鎮有關工作人員及基層村干部,使之熟悉掌握相關法規政策、業務知識、工作程序和操作規程。
(三)收集資料。收集二輪承包臺賬(包括承包合同、承包經營權證及其他相關檔案資料)、戶籍、行政區代碼以及行政界線、1:1000比例尺數字正射影像數據、基礎測繪成果、基本農田范圍線、地力登記劃分成果、國有用地紅線、林權界線、土地調查成果、集體土地確權成果等資料。
(四)摸底調查。組織人員進村入戶開展摸底調查,發放并填寫發包方調查表、承包方調查表等,收集核實二輪承包農戶戶籍、二輪承包臺賬等信息,并逐戶簽字認可。
(五)制作底圖。以集體經濟組織為單位,以1:1000比例尺數字正射影像圖作為調查地塊,獲取電子圖斑的基礎數據,并添加標注。以圖形紋理的形式勾繪農戶承包地的權屬邊界,制作并打印工作底圖。
(六)外業調查。由鎮、村工作人員共同組成農戶承包地指界小組,與承包戶主或代理人(代理人進行指界時,應出示代理人的身份證和戶主委托書及身份證復印件)現場共同指界確認承包戶所屬地塊。現場指界后,由調繪人員標注上圖,填寫承包地塊調查表。按照編碼規則編碼,形成有地類、地塊編號、地塊面積等信息的草圖。
(七)內業處理。對外業調查數據及圖件進行檢查后,按照相關規范要求,制作地塊分布圖(確認圖)、農戶承包地塊空間方位示意圖等圖件資料及公示結果歸戶表、登記簿、合同等資料。
(八)張榜公示。村集體經濟組織在地塊分布圖(公示圖)、公示表上加蓋公章,并在村務公開欄進行公示,公示期限不少于7天,并對公示現場進行拍照存檔。在公示期間,發包方和承包方提出異議的,鎮、村工作人員與調查人員應及時核實、修正,并再次進行公示,公示期限不少于7天。
(九)簽印確認。公示無異議的,由發包方、承包方(代表)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公示結果歸戶表和地塊分布圖(確認圖)上簽字蓋章或按手印確認。
(十)審核頒證。村集體經濟組織將本組織的確權成果資料連同《土地承包合同》,上報鎮政府初審,初審通過后提交市農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門審核,審核通過后,向農戶頒發加蓋“開平市人民政府”印章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并造冊登記。
(十一)歸檔建庫。鎮農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門將確權登記頒證相關資料進行歸檔,集中保管,并依法按期提交市有關部門。
(十二)檢查驗收。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結束后,各村要及時總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的組織實施情況,并逐級上報。在村自行檢查驗收的基礎上,鎮組成檢查組對各村進行檢查驗收,同時做好迎接上級最終檢查驗收的準備。
七、保障措施
(一)提高思想認識。確權登記頒證是全面深化農村綜合改革,深入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也是一項事關全局,影響深遠的基礎性制度安排。確權登記頒證不在時間快慢,關鍵是要徹底。確實權,頒鐵證,不留后遺癥。要通過確權登記頒證,真正把農民的土地權利確權固化到農戶,做實農村經濟的微觀基礎,進一步激發農業農村發展活力。要通過確權登記頒證,進一步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法律關系,加強農民承包土地的物權保護,從根本上防止侵害農民土地權益的現象發生。要通過確權登記頒證,把土地關系明確,把權益界線劃清,有效化解歷史遺留問題,解決涉地矛盾糾紛,促進農村和諧穩定。
(二)加強組織領導。為審慎、有序推進我鎮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我鎮成立百合鎮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領導小組(簡稱“鎮確權領導小組”,名單詳見附件一),負責統一領導指揮全鎮確權登記頒證工作;下設鎮確權領導小組辦公室,具體負責組織、協調轄內宣傳動員、政策解釋、收集資料、外業調查、調處糾紛、指導監督等工作。各村要相應成立由黨組織、村委會、村務監督委員會、村集體經濟組織主要負責人以及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代表等人員組成的登記工作實施小組、矛盾糾紛調解小組等工作機構,積極發揚當家作主的主人翁精神,具體負責本村的確權登記工作,及時調解處理工作中出現的矛盾和糾紛,并將登記工作中出現的重大事項及時提交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會議依法決策。
(三)明確部門職責。我鎮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由鎮政府負總責,部門協同推進。農辦要切實發揮好牽頭作用,認真研究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積極主動做好政策宣傳、工作部署、檢查指導、督促驗收等工作。財政所負責落實專項工作經費;國土所免費提供第二次土地調查成果和經省級驗收合格的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成果,負責統籌組織實施全市1:1000比例尺數字正射影像圖制作并提供使用,指導處理有關土地權屬的矛盾糾紛;派出所負責提供確權登記頒證有關戶籍信息資料;社事辦負責督促、指導村務公開、民主管理中涉及農村土地確權的有關問題;婦聯負責農村土地確權中婦女、兒童的權益保障工作;維穩辦負責組織協調有關責任主體做好農村維穩工作,切實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其它有關部門也要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協助做好相關工作。各有關部門、人員的具體職責分工詳見附件二。
(四)做好宣傳培訓。把宣傳工作貫穿始終,要全方位、多層次、多渠道加大對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的宣傳力度。重點是要通過拉橫額、發放宣傳冊、張貼標語等方式,加強對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的宣傳,以及對確權登記頒證的目的意義、工作內容、工作要求、工作方法和操作規程的宣傳,讓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使全鎮上下思想統一、行動協調,切實營造政府主導、部門協作、農民參與、各方支持的良好工作氛圍。各村、各有關部門要結合自身職責,有計劃、有重點地培訓業務骨干,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政策理論水平和業務水平,盡快培養一支熟悉政策、掌握規程、精通業務、作風過硬的工作隊伍,為全面完成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奠定基礎。
(五)落實工作經費。開展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所需工作經費全部由上級財政獎補資金和鎮本級財政資金統籌安排解決。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過程中不得向農民收取任何費用。
(六)強化制度保障。一是實行村(組)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議事制度。確權登記頒證工作中的重大事項和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權屬界線最后的核定由村(組)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會議討論表決通過。二是實行工作信息通報制度。鎮確權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收集整理全鎮工作信息,定期或不定期對相關工作情況進行通報,對確權登記頒證工作開展較好的地方給予通報表揚。三是嚴格執行保密制度。對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相關資料,特別是高分辨率正射影像圖,土地利用現狀數據庫、集體土地所有權數據庫和地籍信息資料,要嚴格按照規定進行保管,確保不失密、不泄密。
附件:一、開平市百合鎮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領導小組名單
二、百合鎮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鎮干部分片包干分工表
附件一
開平市百合鎮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
確權登記頒證工作領導小組名單
組 長:方永立(鎮黨委副書記、鎮長)
副 組 長:鄒明夫(鎮黨委委員)
司徒冠豪(鎮黨委委員)
成 員:謝宜準(派出所所長)
周德和(農辦主任)
梁松華(國土所所長)
胡章良(司法所所長)
司徒積安(財政所所長)
盧活滾(維穩辦主任)
方達明(社事辦主任)
周兆輝(農業綜合服務中心主任)
勞欽健(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副主任)
勞美華(婦聯專職副主席)
黃穎琦(團委專職副書記)
直聯工作各駐村領導、組長及聯絡員
各村委會支部書記(主任)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設在鎮農業和農村工作辦公室(聯系電話:2518881,聯系人:周德和、伍永源),負責制訂全鎮實施方案、政策解釋、業務指導、檢查督促、總結驗收等具體工作。辦公室主任由周德和同志兼任,副主任由梁松華同志兼任,成員有:周偉洪、胡雅娟、關藹勝、伍永源、勞欽健、周福壽以及各村委會會計。
相關附件: